-
公开(公告)号:CN11428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163098.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微环谐振腔耦合的色散调控装置,包括第一微环谐振腔,直波导和第二微环谐振腔;工作时,在直波导输入端输入泵浦光,泵浦光经过直波导传输并耦合至第一微环谐振腔中,在腔内形成相应的谐振模式,第一微环谐振腔和第二微环谐振腔之间的频率相等的谐振模式发生耦合并产生模式劈裂,使得模式频率产生一定的偏移,通过调节第二微环谐振腔的损耗,实现对于耦合模式处局部的色散的调控。本发明通过两个微环谐振腔耦合的结构为基础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并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损耗的调节,使得由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改变的程度变化甚至消失,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调控腔内由于模式耦合而引入的局部的色散变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530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994207.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频率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效应的光频梳产生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第一微环谐振腔与直波导耦合,且引入第二微环谐振腔与第一微环谐振腔耦合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再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引入损耗使得由于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减弱甚至消失,耦合模式频率处透射率有一定的上升,等效于对第一微环谐振腔内的光场引入了光学滤波效应,从而促进微腔光频梳的单孤子态生成,且得到包络更为光滑的光频梳谱线。本发明通过两个微环谐振腔耦合的结构为基础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并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引入损耗,使得由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减弱甚至消失,且引入了一种滤波效果,由此产生包络更为光滑的光频梳。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1163098.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微环谐振腔耦合的色散调控装置,包括第一微环谐振腔,直波导和第二微环谐振腔;工作时,在直波导输入端输入泵浦光,泵浦光经过直波导传输并耦合至第一微环谐振腔中,在腔内形成相应的谐振模式,第一微环谐振腔和第二微环谐振腔之间的频率相等的谐振模式发生耦合并产生模式劈裂,使得模式频率产生一定的偏移,通过调节第二微环谐振腔的损耗,实现对于耦合模式处局部的色散的调控。本发明通过两个微环谐振腔耦合的结构为基础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并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损耗的调节,使得由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改变的程度变化甚至消失,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调控腔内由于模式耦合而引入的局部的色散变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53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94207.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频率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效应的光频梳产生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第一微环谐振腔与直波导耦合,且引入第二微环谐振腔与第一微环谐振腔耦合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再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引入损耗使得由于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减弱甚至消失,耦合模式频率处透射率有一定的上升,等效于对第一微环谐振腔内的光场引入了光学滤波效应,从而促进微腔光频梳的单孤子态生成,且得到包络更为光滑的光频梳谱线。本发明通过两个微环谐振腔耦合的结构为基础来引入模式耦合效应,并通过对第二微环谐振腔引入损耗,使得由模式耦合效应引入的局部色散减弱甚至消失,且引入了一种滤波效果,由此产生包络更为光滑的光频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