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4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377111.X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系统及其烟风耦合立体循环工艺,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炉膛、烟道、二次风机和再循环烟道,所述炉膛四周壁面上设有组合风喷口,所述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炉膛的上端连通,所述二次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风量控制阀与所述组合风喷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烟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烟道连通,所述再循环烟道的出气端通过烟气量控制阀与所述组合风喷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烟道上设有再循环风机,且所述再循环风机用以从所述烟道抽取烟气。本申请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系统可保证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并有效缓解其壁面的高温腐蚀和结焦结渣。
-
公开(公告)号:CN11003055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223252.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的对冲燃烧器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为竖直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锅炉相对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燃烧器和多组上下间隔的腔室组,且所述第一燃烧器设置在多组所述腔室组的上方,所述第一燃烧器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锅炉对应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位置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燃烧器上的出风口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锅炉的内部连通,每组所述腔室组包括多个附加燃料腔室,多个所述附加燃料腔室均水平设置,并分别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锅炉上。本发明所述的对冲燃烧器系统,具有燃烧效率高、火焰稳定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2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23231.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负荷均匀的超临界CO2对冲式锅炉炉体结构,包括锅炉炉膛,锅炉炉膛前墙和后墙上分别沿锅炉炉膛高度方向间隔交替布设有多个低功率燃烧器组和多个混合燃烧器组,前墙和后墙上的燃烧器组关于锅炉炉膛的轴线对称设置;锅炉炉膛的左墙和右墙上分别设有多个与混合燃烧器组一一对应的侧墙贴壁风口,左墙和右墙上位于同一高度的侧墙贴壁风口对称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将燃烧器巧妙的布设在锅炉炉膛内,使得锅炉炉膛内的热负荷沿轴向与径向分布均匀,避免锅炉炉膛受热面超温,极大地延长了冷却壁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3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517334.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冷却壁及锅炉及其使用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冷却壁包括上部联箱、中部联箱、底部联箱、多根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所述上部联箱、中部联箱和底部联箱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一冷却管排列分布在所述上部联箱和所述中部联箱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联箱和中部联箱连通,多根所述第二冷却管竖向排列分布在所述中部联箱和底部联箱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部联箱和底部联箱连通。本发明所述锅炉的冷却壁内的工质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内的压降自由分布,减小了冷却壁中大流量所造成的压力过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7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51832.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基线漂移量检测原煤水分、挥发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多种不同煤阶、不同灰分的标准煤,分别对每种标准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及工业分析,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及基准对待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计算待测原煤的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根据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测原煤的水分、挥发分。本发明提供的基线漂移量计算方法简单,可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识别,适用于智能化控制;本发明采用原煤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即可检测原煤水分及挥发分,无需复杂的分峰解析,速度更快,也可排除因分峰引起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702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8540.6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M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M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该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上对应设置有对冲燃烧器,炉膛的左墙和右墙的结构相同且均对应的向炉膛外侧凸出以减弱高温烟气对其内侧壁上水冷壁的冲刷腐蚀,所述水冷壁贴紧所述左墙和右墙的内壁布置且与所述左墙及右墙的形状相匹配。优点为,其左壁和右壁均向锅炉的外侧凸出设置,增加左右壁中部和锅炉炉膛中心的距离,对冲燃烧时高温烟气主要是从前后侧壁中间的位置冲刷向左右壁,故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改进后,极大的减缓了高温烟气对左右侧壁中心位置上水冷壁的腐蚀,避免或缓解了炉膛结焦,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极大的延长了水冷壁寿命,减少了检修及更换水冷壁的周期,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25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125265.3
申请日:2016-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可调的水蒸汽等离子体旋流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器和水蒸汽供气系统。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道、内燃烧室、浓淡分离器、旋流发生器、第一级水蒸汽进气管道、中心风管道和第一级等离子体发生器;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级水蒸汽进气管道、第二级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二次风进气管道和外二次风进气管道。本发明通过两级水蒸汽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燃烧难以稳定和NOx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贫煤、无烟煤等难以着火点燃、NOx生成量高的煤种,具有低氮稳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92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060906.1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超高速升温系统,其包括反应装置、进气装置、给粉装置和烟气分析装置,反应装置与高温等离子发生器密封连接,进气装置向高温等离子发生器中输送气体,高温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从反应装置底部送入反应器内,物料颗粒通过不锈钢钢管由载气径向注入,并且用高速摄像机和CCD相机记录物料燃烧过程,用热电偶表征反应器内温度,烟气分析装置用于收集并检测燃烧后的物料和气相部分。本发明用等离子体作为高温热源,能够满足物料超高速加热升温,达到煤炭、电力、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升温要求,同时满足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快速升温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26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986243.2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2B3/02 , F22B3/08 , F23C5/32 , F23C7/00 , F23C9/06 , F23L1/00 , F23L5/02 , F23L9/00 , F23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均匀燃烧且防腐蚀防结焦的超临界CO2锅炉及锅炉系统包括主燃烧室、上炉膛、折焰角和烟道,主燃烧室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N边形,且N>4,主燃烧室上设有至少四个燃烧器组,每个燃烧器组对应的每组燃烧器喷口包括再循环风喷口、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一次风喷口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侧再循环风喷口,再循环风喷口和侧再循环风喷口用以向主燃烧室内送入再循环烟气或再循环烟气与二次风的混合气体,一次风喷口用以向主燃烧室内送入一次风或一次风与再循环烟气的混合气体,二次风喷口用以向主燃烧室内送入二次风或二次风与再循环烟气的混合气体,使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及锅炉系统负荷均匀,并避免锅炉壁面发生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32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517334.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使用方法,该所述锅炉包括炉膛和烟道,炉膛内设有八个冷却壁,冷却壁包括上部联箱、中部联箱、底部联箱、多根第一冷却管和多根第二冷却管,多根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联箱和中部联箱连通,多根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部联箱和底部联箱连通,中部联箱上设有冷却壁的工质入口,上部联箱和底部联箱上设有冷却壁的工质出口,或上部联箱和底部联箱上设有冷却壁的工质入口,中部联箱上设有冷却壁的工质出口。本发明所述锅炉内的工质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内的压降自由分布,减小了冷却壁中大流量所造成的压力过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