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分子检测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7559.5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含有检测单元阵列,所述检测单元阵列由一个或多个检测单元组成;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纳米孔、薄膜、检测电极和采样电阻;所述薄膜上设置有所述纳米孔,所述纳米孔为所述薄膜的两侧的极性溶液提供唯一通路;所述采样电阻由固态材料构成,用于将流程所述纳米孔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感测由所述采样电阻转换的所述电压信号。

    一种测序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76316.4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序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所述测序单元包括基底,基底上方设置样品流道,基底下方设置缓冲液流道;样品流道和基底之间设置单孔储液腔;基底上设置电极,电极一端与单孔储液腔连接;基底上还设置基底穿孔,基底穿孔连通缓冲液流道;基底穿孔与单孔储液腔之间通过液体电阻流道连通。本发明可以采用成熟加工工艺制作,并不受基底厚度限制;使得基底穿孔的深宽比要求大大放宽。

    检测微结构、单元、单元阵列以及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08552.2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微结构、单元、单元阵列以及芯片,检测微结构包括基体、检测电极和阻隔部;基体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围设在第二槽壁的周侧,并在远离第二槽壁的一侧形成开口;检测电极设置于第二槽壁;阻隔部与检测电极对应设置,其中,在向检测微结构中导入第一非极性溶液的情况下,阻隔部用于阻隔第一非极性溶液覆盖检测电极。基于此,本申请通过设置阻隔部,有效地阻止了第一非极性溶液在第二槽壁上向检测电极方向的扩散,保护了检测电极,从而确保了检测电极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检测微结构测序时的可靠性。

    一种测序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076316.4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序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所述测序单元包括基底,基底上方设置样品流道,基底下方设置缓冲液流道;样品流道和基底之间设置单孔储液腔;基底上设置电极,电极一端与单孔储液腔连接;基底上还设置基底穿孔,基底穿孔连通缓冲液流道;基底穿孔与单孔储液腔之间通过液体电阻流道连通。本发明可以采用成熟加工工艺制作,并不受基底厚度限制;使得基底穿孔的深宽比要求大大放宽。

    一种分子检测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1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6764.8

    申请日:2022-12-07

    Inventor: 汪源 夏晓翔 宋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检测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其中的分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孔储液腔、液体电阻流道、缓冲液流道、感测电极、基底、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和样品流道;第一结构层设置在基底的顶部;单孔储液腔和缓冲液流道设置在第一结构层中且相互独立;液体电阻流道设置在第一结构层中,两端分别与单孔储液腔和缓冲液流道连通;第二结构层设置在第一结构层的顶部,覆盖在缓冲液流道的顶部;样品流道与单孔储液腔连通;感测电极设置在基底中;感测电极的一端与单孔储液腔连接。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基于电压测序方法的芯片制作效率,提升纳米孔测序器件通量。

    检测微结构、单元、单元阵列以及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08552.2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微结构、单元、单元阵列以及芯片,检测微结构包括基体、检测电极和阻隔部;基体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围设在第二槽壁的周侧,并在远离第二槽壁的一侧形成开口;检测电极设置于第二槽壁;阻隔部与检测电极对应设置,其中,在向检测微结构中导入第一非极性溶液的情况下,阻隔部用于阻隔第一非极性溶液覆盖检测电极。基于此,本申请通过设置阻隔部,有效地阻止了第一非极性溶液在第二槽壁上向检测电极方向的扩散,保护了检测电极,从而确保了检测电极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检测微结构测序时的可靠性。

    一种分子检测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1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66764.8

    申请日:2022-12-07

    Inventor: 汪源 夏晓翔 宋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检测单元、芯片以及制备方法,其中的分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孔储液腔、液体电阻流道、缓冲液流道、感测电极、基底、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和样品流道;第一结构层设置在基底的顶部;单孔储液腔和缓冲液流道设置在第一结构层中且相互独立;液体电阻流道设置在第一结构层中,两端分别与单孔储液腔和缓冲液流道连通;第二结构层设置在第一结构层的顶部,覆盖在缓冲液流道的顶部;样品流道与单孔储液腔连通;感测电极设置在基底中;感测电极的一端与单孔储液腔连接。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基于电压测序方法的芯片制作效率,提升纳米孔测序器件通量。

    基于超透镜结构的基因测序仪

    公开(公告)号:CN221588551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658968.7

    申请日:2023-12-29

    Inventor: 汪源 夏晓翔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透镜结构的基因测序仪,该基因测序仪包括光源件、超透镜和成像件,超透镜用于接收标记光且沿第一方向设于待测样品光路下游的第一位置,超透镜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标记光进行相位调制,并将标记光在第二位置集成二维成像面,成像件包括设于超透镜的光路下游的信号收集部,信号收集部具有对应二维成像面的接收端。本申请采用超透镜来替代传统光学透镜器件,超透镜通过对入射光进行相位变换实现了光聚焦,与二维成像面对应的信号收集部的体积可以设置得较小。超透镜相对于传统光学透镜器件具有更小的体积。本申请使用超透镜对基因测序仪荧光信号收集端的整个光路系统进行简化,可以有效减小基因测序仪装配后的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