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交织采样的单反馈回路并发双频带数字预失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91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84466.4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交织采样的单反馈回路并发双频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首先将计算出的并发双频带输入信号x(n)依次经过混频器,数模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后,在反馈回路中采集放大信号,经过下变频和低通滤波器后,得到滤波后的模拟信号y(t)。然后在t=0和t=τ时,分别利用欠采样因子M1和M2的模数转换器对y(t)进行采样,得到信号y1(n)和y2(n)并存储。将y1(n)和y2(n)分别以时间MT为采样间隔,分解为信号 和 并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重构矩阵和 利用重构矩阵 和 构造矩阵uL(f),经过矩阵变换和转换后恢复出有用信号yr(n)。从yr(n)中重新分离出与原始信号xa(n)和xb(n)对应的反馈回路中的信号yra(n)与yrb(n),将xa(n),xb(n)与yra(n),yrb(n)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比得到数字预失真模块系数。本发明保证了数字预失真线性效果,不增加系统回路的复杂度和其他硬件成本,预失真架构更具有灵活性。

    一种基于干扰对齐的信息交互及反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73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169506.5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扰对齐的信息交互及反馈方法,根据目的节点的地理位置,对目的节点进行分组以充分利用多用户分集带来的增益,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反馈方式,与传统方案相比,在信息交互阶段和信息反馈阶段均降低了所需的信息量,在不损失系统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反馈量,提高了信息交互及反馈的效率,提升了干扰对齐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实现性。

    基于网格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覆盖增强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81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73109.2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格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覆盖增强算法,在基于传统的PSO算法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网格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PSO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引入非线性惯性因子。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PSO算法具有更好地收敛能力以及全局搜索能力,极大的减少了节点的计算量并与此同时给出了更优的节点部署策略,提升了覆盖率。可广泛应用于运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各个领域,如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

    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58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9998.4

    申请日:201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本发明从现有防碰撞算法中所存在的性能滑坡和饥饿问题出发,根据现有硬件间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通信时隙,并将其加入传统DFSA识别算法的标签识别过程之前,通过标签间通信,将有用信息集中到更少的标签上,从而减少参与识别过程的标签数。对于大数目标签快速识别情况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碰撞率。

    基于最大化吞吐量的多波束GEO系统接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472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290952.5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化吞吐量的多波束GEO系统接入控制方法,属于卫星通信无线资源管理领域;具体为:GEO卫星系统在当前的频率复用因子下,针对某用户的呼叫请求寻找满足信道条件和传输时延的波束;分别计算该用户在每个波束下系统的总吞吐量;选择最大值将该用户接入到对应的波束中;将所有新用户全部接入到对应的波束中,计算此时系统的总吞吐量之和;然后,选择下一个频率复用因子,重复计算所有用户在这个频率复用因子下的系统总吞吐量之和;选择全部的总吞吐量之和中的最大值,则系统的频率复用因子和用户接入方式确定。本发明考虑路径损耗、用户到达率和频率复用因子,在满足传输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1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410758049.3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站获取无线传感器与基站间的距离;所述基站根据无线传感器的初始能量和所述无线传感器与基站间的距离,采用混沌粒子群成簇方法,确定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并将所述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根据所述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进行成簇,形成簇头无线传感器和簇点无线传感器;所述簇头无线传感器接收所述簇点无线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并将所述感知的数据进行融合,进而将所述融合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方法,能够使得非均匀成簇方法更加合理,网络的能耗降低,同时能够避免“早熟”和“热点”现象的出现。

    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580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219998.4

    申请日:201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本发明从现有防碰撞算法中所存在的性能滑坡和饥饿问题出发,根据现有硬件间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通信时隙,并将其加入传统DFSA识别算法的标签识别过程之前,通过标签间通信,将有用信息集中到更少的标签上,从而减少参与识别过程的标签数。对于大数目标签快速识别情况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碰撞率。

    一种数据采集和共享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530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7089.7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和共享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站台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站台单元或数据分析单元,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部署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所述站台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发来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其中,所述站台单元部署在公共交通工具的站点上;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数据采集单元和站台单元发来的数据,并根据用户需要将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用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和共享的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对城市信息的感知能力和数据分享能力。

    一种感知参与方法、设备及感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8039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42529.9

    申请日:2013-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知参与方法、设备及感知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服务器发布的感知任务后,确定服务器需要感知的内容;并根据自身状态以及服务器需要感知的内容确定自身期望得到的报酬,之后将自身期望得到的报酬作为报价发送至服务器。本发明中,引入了博弈论的概念,通过使提供信息的各个用户设备对标的进行竞价,能够使服务器根据各个用户设备提供的报价更好的对发布的感知任务分配合理的报酬,从而能够以较小的支出获取到需要获取的信息,同时对于用户设备来说,如果服务器接受自身的报价,则参与感知任务能够获取到满意的报酬,如果服务器没有接受自身的报价,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能够提高用户参与感知任务的积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