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度自适应的线缆传导敏感度时域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30373.8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度自适应的线缆传导敏感度时域测试装置与方法,选用全底脉宽为0.7ns单高斯脉冲和高斯偶脉冲作为测试信号,实现在0~800MHz频段内的有效覆盖,激发被试品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电磁敏感现象。基于用户测试精度需求,使用自适应敏感频点锁定模块控制高斯偶脉冲的脉冲间距,自动化给出最优测试方案,精确测量被试品敏感频点分布范围。该装置能模拟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全面反映干扰信号可能存在的形式,全面考核被试品的敏感频点分布情况;能够解决精度要求不同时,测试方案自适应设计问题;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和自动化测试,极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宽带电磁环境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84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48113.2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宽带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后级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四掷开关和三个接收通道,其中第一个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路输入端,第二个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路输入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单刀四掷开关的第一路输入端;第三个接收通道输出三路信号,分别连接到单刀四掷开关的第二~第四路输入端,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输出端与后级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在现有空域电磁环境监测技术中针对不同监测场合需要,能够更换监测设备、监测频段范围,并具有较高的监测系统集成度。

    基于光频梳的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0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989063.8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频梳的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由耦合器分光后进入光信号调制环路,经过偏振控制器和偏振分束器控制光信号的偏振态后,进入MZM单元对光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后经过掺饵光纤放大器将光信号放大,放大后输出至光耦合器,并与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耦合后再次进入光信号调制环路,循环多次,直至生成梳齿数目达到目标值的光频梳信号,该光频梳信号通过光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至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输出拍频后的梳状载波信号;通过混频器将梳状载波信号和高斯脉冲宽带信号进行混频,得到超宽带脉冲信号。本发明适用于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

    一种电磁敏感性诊断方法及计算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95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60133.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敏感性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敏感性诊断方法及计算机装置,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中对电磁设备敏感性的针对性的诊断。方法包括:选取上升沿可调的脉冲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调整激励信号的上升沿,对被试品进行测试,如果被试品敏感阈值与脉冲信号的上升沿直接相关,则判定被试品为微分电路部分受扰而导致敏感;选取时间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调整时间占空比,对被试品进行测试,如果被试品敏感阈值与时间占空比有关,且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使被试品发生敏感的能量为定值,则判定被试品为积分电路部分受扰,否则诊断被试品是否由于数字逻辑电路部分受扰而导致敏感。本发明适用于电磁敏感性诊断。

    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7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2507.3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不同噪声强度的电磁环境下的组合电磁干扰信号集,并进行时频变换;S2.对构建的组合电磁干扰信号集进行多维特征提取,分别对时域、频域和能量域中的典型特征指标进行提取,并对特征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S3.随机选取S2中提取的特征指标数据构成小样本集,对小样本集中已处理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降低特征维数,防止识别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出现过拟合现象并有效降低模型的运算成本;S4.构建基于电磁学原理的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辨识模型,并基于训练集进行训练;S5.利用训练得到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模型进行电磁干扰源识别。

    基于光频梳的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06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89063.8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频梳的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由耦合器分光后进入光信号调制环路,经过偏振控制器和偏振分束器控制光信号的偏振态后,进入MZM单元对光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后经过掺饵光纤放大器将光信号放大,放大后输出至光耦合器,并与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耦合后再次进入光信号调制环路,循环多次,直至生成梳齿数目达到目标值的光频梳信号,该光频梳信号通过光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至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输出拍频后的梳状载波信号;通过混频器将梳状载波信号和高斯脉冲宽带信号进行混频,得到超宽带脉冲信号。本发明适用于超宽带电磁脉冲信号生成。

    一种基于屏蔽机箱的半开放空腔壳体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36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3910.7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屏蔽机箱的半开放空腔壳体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及装置,测试方法包括:根据半开放空腔壳体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与半开放空腔壳体匹配的辅助测试屏蔽机箱;在辅助测试屏蔽机箱的基础上,通过辐射源内置法对半开放空腔壳体的屏蔽效果进行测试;在有半开放空腔壳体和无半开放空腔壳体两种条件下,对各自频点下信号源幅度和频谱仪幅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最终所设装置状态和位置条件下的半开放空腔壳体屏蔽效能。本发明解决了半开放空腔壳体屏蔽效能难以获得的难题,实现对半开放空腔壳体屏蔽特性的测试与评估,为半开放空腔壳体内部设备的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70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182507.3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不同噪声强度的电磁环境下的组合电磁干扰信号集,并进行时频变换;S2.对构建的组合电磁干扰信号集进行多维特征提取,分别对时域、频域和能量域中的典型特征指标进行提取,并对特征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S3.随机选取S2中提取的特征指标数据构成小样本集,对小样本集中已处理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降低特征维数,防止识别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出现过拟合现象并有效降低模型的运算成本;S4.构建基于电磁学原理的优化神经网络的电磁干扰源辨识模型,并基于训练集进行训练;S5.利用训练得到的电磁干扰源识别模型进行电磁干扰源识别。

    一种基于电磁易损性的靶向电磁防护方法及计算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4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0077.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易损性的靶向电磁防护方法及计算机装置,解决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易损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电磁防护能力。方法包括:获取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发射特性,从电磁发射特性中分析出电磁干扰物理机制,即对被试品构成进行分析,获取电磁发射特性测试点位,在各个测试点位依次开展电磁发射特性测试,获取发射特性数据,分析电磁发射特性数据,获取被试品的电磁干扰物理机制;然后根据电磁干扰物理机制,设计不同易损性测试波形,获取不同参数下的易损阈值;最后根据获取的易损阈值设置对应的电磁防护指标。本发明适用于电磁防护。

    一种精度自适应的线缆传导敏感度时域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6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030373.8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度自适应的线缆传导敏感度时域测试装置与方法,选用全底脉宽为0.7ns单高斯脉冲和高斯偶脉冲作为测试信号,实现在0~800MHz频段内的有效覆盖,激发被试品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电磁敏感现象。基于用户测试精度需求,使用自适应敏感频点锁定模块控制高斯偶脉冲的脉冲间距,自动化给出最优测试方案,精确测量被试品敏感频点分布范围。该装置能模拟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全面反映干扰信号可能存在的形式,全面考核被试品的敏感频点分布情况;能够解决精度要求不同时,测试方案自适应设计问题;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和自动化测试,极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