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5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760612.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间双端对称的弱磁场低温度梯度原子气室加热结构,该加热结构由一个加热体和一个柔性加热片构成。其中,加热体材料为铝,整体为圆柱形,其上留有两个通孔用于正交激光通过,加热体中的热敏电阻与导线相连接以输出温度参数;加热片包围在加热体外侧,加热片上留有四个孔与加热体上的通光孔对应,用于通光,上下四个小孔及右侧两孔用于与加热体固定,导线与加热片上铜线相连用于加热控温。本发明加热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气室周围温度梯度,并通过双层对称结构实现较好的消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212201.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0 , G01R33/032 , G04F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碱金属缓释的长寿命原子气室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原子气室制备领域。本发明基于5A分子筛的吸附作用,在原子气室内设置一体成型缓释块,对气室内过量的碱金属进行吸附,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气室的工作寿命,减少碱金属用量;另一方面可防止过量碱金属在气室通光面富集,避免了通光面的光透过率降低对仪表性能的损害。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原子气室具有寿命长、碱金属用量少和性能稳定的优势。本发明利用5A分子筛对碱金属的缓释效应,可解决原子气室寿命受限于碱金属量和气室通光面碱金属富集导致原子气室光透过率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17664.5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R33/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小尺度空间磁场梯度测量系统及方法,通过在测量系统中引入数字微镜阵列DMD,通过调整DMD微镜反射区域使探测光通过各测量点,调整驱动磁场的频率使测量点处原子发生核磁共振,进而得到小范围内静磁场的空间分布,测量方法和光路结构简单,磁场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55877.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闭环相位连续分时降采样提取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采集得到的模拟拉莫尔进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据分时控制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连续分时送入相敏检波模块集群中不同的相敏检波模块,实现数字信号的降采样后输出;各相敏检波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后输出相位信号;相位滤波模块,用于对由不同的相敏检波模块输出的相位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总闭环相位;闭环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总闭环相位,反馈调整驱动磁场输出的频率,以实现核磁共振陀螺的闭环控制。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核磁共振陀螺闭环数据的吞吐量,更好的保留原始数据信息,有利于相位噪声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6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82490.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58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子陀螺仪的双层真空保温结构,包括:外层玻璃结构、内层玻璃结构、碱金属气室、无磁加热片和加热体。加热体、内层玻璃结构和外层玻璃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套装;加热体内放置有碱金属气室,加热体外包裹无磁加热装置;内层玻璃结构和外层玻璃结构之间不接触,且抽真空处理;加热体和内层玻璃结构之间通过卡槽结构固定连接;加热体和内层玻璃结构之间除卡槽结构区域接触外,其余区域不接触。本发明采用一种双层玻璃真空结构,将原子气室和加热体部分密封于双层玻璃结构的内部,通过玻璃结构同时实现光学窗口及真空隔热效果。加热体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降低后,可有效提升原子气室内部的温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6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21549.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介质分立的核磁共振陀螺仪,该核磁共振陀螺仪采用三气室紧贴并联的形式使原子极化进动与原子进动磁矩探测两个过程独立,易于实现特定方向的高精度进动磁矩探测而不受驱动磁场干扰,无需考虑探测线偏振光对原子的退极化作用,每个原子气室的气体组分填充仅需要考虑该气室单一作用,易于优化气体组分;填充气体种类少,对原子气室填充工艺要求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74634.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H01S5/0687 ,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ERF陀螺仪的泵浦激光稳频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光学系统和电路系统两部分构成,两部分通过电线连接。光学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原子气室和光电探测器,电路系统包含温控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通过在光路中增加一个只包含碱金属的原子气室,产生窄的吸收峰从而实现高稳定性的频率稳定,配合电路系统对泵浦光的输出光频率进行稳频控制,实现高稳定的频率稳定。该发明克服了原有SERF陀螺仪泵浦激光无法直接利用陀螺工作用原子气室中碱金属吸收峰稳频的缺点,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SERF陀螺仪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24476.2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使用斜入射探测光路微小型核磁共振陀螺仪,包括MEMS工艺制备的双窗口原子气室、用于原子气室加热的加热结构、磁场线圈、探测光路部件、泵浦光路部件、光电探测部件、信号解调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磁场驱动模块和激光驱动模块;该核磁共振陀螺仪采用MEMS键合工艺制备的薄片型双窗口原子气室,泵浦光路与探测光路分别采用圆偏振光垂直窗口泵浦、线偏振光斜入射探测的方式,简化了陀螺光路结构、缩小了陀螺整体体积,同时线偏振探测光采用布儒斯特角入射还可实现探测光的高透射率和高线偏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6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17615.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该结构包括真空室体、气室压盖、气室、加热体、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底座和真空室盖。其中,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构成加热温控小单元,通过加热体给气室加热,气室压盖和底座均采用无磁、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材料,作为中心加热单元与外界的温度隔离,底座与真空室盖通过高温真空胶粘合在一起。真空室体与真空室盖利用玻璃熔融的方式粘合,形成整体后对腔室内抽真空就得到了其实加热集成单元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保温和抗扰动性能更好,结构更为紧凑,工艺性好,易于安装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11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1420607.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18 , C23C14/24 , C23C14/541 , C23C14/545
Abstract: 一种碱金属定量填充的原子气室制备方法包括充排气系统、N个原子气室、碱金属分装容器、温箱、TEC控温系统、碱金属发生器、用于连接充排气系统和碱金属分装容器的真空阀1、用于连接碱金属分装容器和碱金属发生器的真空阀2、用于连接碱金属分装容器和1号原子气室的真空阀3。本发明通过主动精确控制碱金属分装容器内温度分布,从而实现碱金属的定向沉积。利用某一原子气室进行沉积速率的标定进而实现碱金属的定量填充。本发明在上述碱金属定量填充过程中采用主动控温实现碱金属定向、定量填充,与传统填充方式相比,不仅实现了所填充碱金属的量化控制,同时提高了填充的一致性,更为原子气室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