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51370.0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C35/20 , G01N23/046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因素耦合下的振动放矿机振频选择方法,包括根据矿岩颗粒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分组制备矿岩颗粒试样;将各组矿岩颗粒试样分置于放矿模型中,打开放矿模型的放矿口,等待达到矿岩颗粒阻塞放矿口的状态;扫描试样获得阻塞状态下矿岩颗粒阻塞堆积体系切片图;对每组切片图分析、处理、重构,获得矿岩颗粒阻塞堆积体系三维模型;提取并分析矿岩颗粒阻塞堆积体系堵口局域内的结构特征参量;通过振动装置向不同的矿岩颗粒阻塞堆积体系输入能量,记录堵口局域内结构失稳时的振动频率;联合对应的堵口局域内矿岩颗粒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特征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本发明能够定量分析矿岩颗粒阻塞状态,有效提高放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16257.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矿岩颗粒体系结构特征的细小颗粒穿流特性研究方法,包括:制备二维循环剪切试验装置;通过制备的循环剪切试验装置,开展颗粒的循环剪切试验;使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每次循环剪切运动结束后,循环剪切试验装置内所装填的矿岩颗粒的堆积状态图像进行采集和记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所有颗粒的位置和轮廓信息;基于图像处理结果,计算细小颗粒穿流特性参量以及颗粒体系结构表征量;利用相关性分析算法,定量表征颗粒体系结构表征量与细小颗粒穿流特性参量之间的关联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研究手段的不足,能够揭示矿岩颗粒体系结构特征与细小颗粒穿流特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为细小矿岩颗粒穿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6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316257.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矿岩颗粒体系结构特征的细小颗粒穿流特性研究方法,包括:制备二维循环剪切试验装置;通过制备的循环剪切试验装置,开展颗粒的循环剪切试验;使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每次循环剪切运动结束后,循环剪切试验装置内所装填的矿岩颗粒的堆积状态图像进行采集和记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所有颗粒的位置和轮廓信息;基于图像处理结果,计算细小颗粒穿流特性参量以及颗粒体系结构表征量;利用相关性分析算法,定量表征颗粒体系结构表征量与细小颗粒穿流特性参量之间的关联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研究手段的不足,能够揭示矿岩颗粒体系结构特征与细小颗粒穿流特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为细小矿岩颗粒穿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6352.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T17/10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岩颗粒体系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不同矿岩颗粒堆积体系进行CT扫描并获取原始切片图,对原始切片图依次进行阈值分割、空间滤波、三维重构处理,得到原始矿岩颗粒堆积体系三维模型;对所述原始矿岩颗粒堆积体系三维模型进行数据增强以增加样本模型数量,建立矿岩颗粒堆积体系三维模型数据库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对CT扫描技术和深度学习手段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对真实颗粒形状的矿岩颗粒体系模型的数值模型构建,显著提高放矿等领域颗粒堆积体系数值模型构建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后续相关颗粒材料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奠定模型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