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499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562547.2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Co的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将B位掺杂的Sr2Mg1-xCoxMoO6(x=0.1-0.7)粉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然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还原,随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13.5倍(x=0.7),这将有助于电极工作特性的改善。同时,制备了多孔的Sr2Mg1-xCoxMoO6,该多孔阳极具有很好的强度,能作为阳极支撑电池的基底,该材料与电解质GDC、LSGM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并且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48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173797.7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Al掺杂Sr2AlxMg1-xMoO6-δ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Al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然后,将B位掺杂的Sr2AlxMg1-xMoO6(x=0.01-0.1)粉体加入适量的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然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还原,还原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276%,这将有助于电极工作特性的改善。同时,掺杂的Sr2AlxMg1-xMoO6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4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73797.7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Al掺杂Sr2AlxMg1-xMoO6-δ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Al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然后,将B位掺杂的Sr2AlxMg1-xMoO6(x=0.01-0.1)粉体加入适量的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然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还原,还原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276%,这将有助于电极工作特性的改善。同时,掺杂的Sr2AlxMg1-xMoO6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593467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055496.3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Y的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将B位掺杂的Sr2Mg1-xYxMoO6(x=0.1-0.2)的粉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还原条件下还原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5.8倍(x=0.2)。同时制备了多孔薄膜型Sr2Mg1-xYxMoO6(x=0.1-0.2)阳极材料,该材料与电解质GDC、LSGM具有较好的结合性和化学相容性,且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29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6096.0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e0.8Sm0.2O2-δ–PrBaCo2O5+δ双相致密透氧膜的制备方法,属致密陶瓷透氧膜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液相法将电子导电相PrBaCo2O5+δ包覆于离子导电相Ce0.8Sm0.2O2-δ颗粒表面、并通过高温烧结形成一种高离子导电相含量的双相透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包覆结构使得离子相与电子相形成连续贯通的体积比例阀值提高,这将有助于氧渗透性能的改善。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氧能力、化学稳定性及机械性能,可以用于空气中的氧分离、膜反应器、富氧燃烧及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934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5496.3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Y的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将B位掺杂的Sr2Mg1-xYxMoO6(x=0.1-0.2)的粉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还原条件下还原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5.8倍(x=0.2)。同时制备了多孔薄膜型Sr2Mg1-xYxMoO6(x=0.1-0.2)阳极材料,该材料与电解质GDC、LSGM具有较好的结合性和化学相容性,且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05499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62547.2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电导率双钙钛矿型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双钙钛矿型(A2BB′O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r2MgMoO6的B位进行Co的掺杂而形成一种双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将B位掺杂的Sr2Mg1-xCoxMoO6(x=0.1-0.7)粉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试样条,在空气气氛下高温烧结,然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还原,随后进行电导率的测量,其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13.5倍(x=0.7),这将有助于电极工作特性的改善。同时,制备了多孔的Sr2Mg1-xCoxMoO6,该多孔阳极具有很好的强度,能作为阳极支撑电池的基底,该材料与电解质GDC、LSGM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并且具有比传统的阳极材料Ni/YSZ更高的抗碳沉积和硫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29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76096.0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8/02 , C04B35/50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e0.8Sm0.2O2-δ–PrBaCo2O5+δ双相致密透氧膜的制备方法,属致密陶瓷透氧膜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液相法将电子导电相PrBaCo2O5+δ包覆于离子导电相Ce0.8Sm0.2O2-δ颗粒表面、并通过高温烧结形成一种高离子导电相含量的双相透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包覆结构使得离子相与电子相形成连续贯通的体积比例阀值提高,这将有助于氧渗透性能的改善。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氧能力、化学稳定性及机械性能,可以用于空气中的氧分离、膜反应器、富氧燃烧及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80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562548.7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r2MgMoO6型电池阳极材料致密化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氧化-还原两步烧结法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在空气气氛中烧结时,加入MoO3粉体做试样铺垫,使得在烧结过程中产生MoO3蒸汽压,防止材料中的Mo缺失,之后将空气中烧结的样品在还原气氛中进一步还原,使其产生氧空位,晶格发生膨胀,使得材料更加致密,有利于材料物理性能的表征。对于多孔电极材料,通过两步烧结法,可以使电极的颗粒之间紧密结合,保证了良好的电极结构稳定性,形成了电子离子的传输网络。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促进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降低电池的界面电阻,提高电池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80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62548.7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r2MgMoO6型电池阳极材料致密化方法,属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方法是通过氧化-还原两步烧结法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在空气气氛中烧结时,加入MoO3粉体做试样铺垫,使得在烧结过程中产生MoO3蒸汽压,防止材料中的Mo缺失,之后将空气中烧结的样品在还原气氛中进一步还原,使其产生氧空位,晶格发生膨胀,使得材料更加致密,有利于材料物理性能的表征。对于多孔电极材料,通过两步烧结法,可以使电极的颗粒之间紧密结合,保证了良好的电极结构稳定性,形成了电子离子的传输网络。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促进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降低电池的界面电阻,提高电池的工作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