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5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91280.X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0 , C21D9/00 , B22D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榴弹壳体冷成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强化榴弹钢及其制得的冷成型榴弹壳体以及两种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榴弹钢由碳、锰、铬、镍、钼、钨、铝等元素共同熔炼成成分合格的合金熔融液后经超低温度梯度细晶凝固铸造,冷却后获得奥氏体组织钢锭。对所述榴弹钢锭进行固溶处理并冷挤压成为榴弹钢壳体,随后进行时效处理得到冷成型榴弹壳体。该榴弹壳体具有高强韧性和优良的破碎性能,该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可推广应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28004.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F31/00 , B01F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模具钢强度的铸造用搅拌装置,主要涉及模具钢铸造设备领域。一种改善模具钢强度的铸造用搅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开设两条前后分布的第一T型滑槽,每条所述第一T型滑槽内均滑动设有两块左右分布的第一T型滑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电机提供动力,在凸轮、夹板与弹簧的配合下,能够带动放置箱左右往复运动,进而配合搅拌杆的搅拌,增加了钢液的流动性,从而使边缘与中心的钢液温度均匀,并且使钢液的成分在搅拌的作用下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柱状晶的形成,形成大量细小且尺寸均匀的等轴晶,降低了热作模具钢铸锭的成分偏析程度,进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4470.0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1D1/18 , C21D6/00 , C22C33/06 , C21D1/28 , C21D8/00
Abstract: 一种稀土Ce强化热作塑料模具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碳0.35~0.40%,硅0.25~0.35%,锰1.40~1.70%,铬1.70~2.00%,镍1.00~1.20%,钼0.35~0.40%,铝0.015~0.030%,稀土Ce 0.01~0.05%,磷≤0.015%,硫≤0.005%,铜≤0.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原始718模具钢成分基础上,通过添加稀土Ce有效弥散模具钢中的夹杂物,得到的模具钢氧化类夹杂物(B类)级别小于1.0级,点状不变形夹杂物(D类)级别小于1.0级,环状不变形夹杂物(DS类)级别小于1.0级,提升了718模具钢的纯净度;同时本发明基于组织微结构调控研究,设计并优化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从而实现模具钢截面硬度值波动控制在±1.5HRC范围,从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了截面厚度超过800mm的预硬型塑料模具钢需要大量进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4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0973.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1C7/00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寒环境用高强韧船体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强韧钢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精准设计船体结构钢中多元微量元素体系(稀土LaCe、Al、Nb、V、Ti),在冶炼时添加包芯复合线并控制钢中多元微量元素在高强韧钢中层级构筑多元纳米相,通过合理的控制工艺,达到“分步分温区”层级构筑多元纳米相的目的,从而调控船体结构钢的强度和塑韧性,尤其是降低船体结构钢的屈强比和提高船体结构钢及其焊缝的‑84℃低温冲击韧性,满足极寒环境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7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63047.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B22D11/16 , B22D11/22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064 , C21C7/10 , C22C33/06
Abstract: 一种原位纳米增强增韧曲轴用钢,其特征在于:碳0.40~0.42%,硅0.23~0.27%,锰0.70~0.74%,铬1.08~1.18%,钼0.21~0.23%,钛0.005~0.015%,钒0.02~0.04%,铝0.010~0.040%,硫0.014~0.025%,磷≤0.015%。本发明通过在精炼过程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钒、稀土纳米线以及改善精炼步骤的一系列操作,从而使钢熔体、凝固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原位纳米颗粒,颗粒大小为2~30纳米,纳米颗粒间距为20~100纳米,每个晶粒内部含109~1012个纳米颗粒,大量弥散分布的原位纳米颗粒,抑制了柱状晶的生成,形成细小等轴晶,改善宏观偏析,降低脆性相的形成和尺寸,提高了曲轴钢的强度和塑性;原位纳米颗粒与基体呈共格或半共格关系,位错不会轻易堆积,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韧性不下降,解决了增强增韧的矛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762.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智元创科(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26 , C22C38/20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1/18 , C21D6/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微量元素耦合的高强韧耐蚀Cr‑V系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弹簧钢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C0.45~0.55%,Si0.15~0.35%,Mn0.60~0.90%,Cr0.80~1.20%,V0.06~0.26%,Al0.01~0.03%,Ti0.015~0.025%,B0.0020~0.0055%,Nb0~0.02%,P≤0.025%,S≤0.025%,Cu≤0.2%,Ni≤0.3%,N≤0.008%,杂质≤0.0017%,其余为Fe。本发明所制得的弹簧钢具有耐腐蚀、抗氢脆性能且同时具有低成本、组织均匀、淬透性与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1063047.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B22D11/16 , B22D11/22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064 , C21C7/10 , C22C33/06
Abstract: 一种原位纳米增强增韧曲轴用钢,其特征在于:碳0.40~0.42%,硅0.23~0.27%,锰0.70~0.74%,铬1.08~1.18%,钼0.21~0.23%,钛0.005~0.015%,钒0.02~0.04%,铝0.010~0.040%,硫0.014~0.025%,磷≤0.015%。本发明通过在精炼过程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钒、稀土纳米线以及改善精炼步骤的一系列操作,从而使钢熔体、凝固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原位纳米颗粒,颗粒大小为2~30纳米,纳米颗粒间距为20~100纳米,每个晶粒内部含109~1012个纳米颗粒,大量弥散分布的原位纳米颗粒,抑制了柱状晶的生成,形成细小等轴晶,改善宏观偏析,降低脆性相的形成和尺寸,提高了曲轴钢的强度和塑性;原位纳米颗粒与基体呈共格或半共格关系,位错不会轻易堆积,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韧性不下降,解决了增强增韧的矛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0619.X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清理的钢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在搅拌罐的下面安装有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下面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架连接有连杆A,连杆A的顶端与搅拌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搅拌罐的顶面设有钢丸投入口;支撑架上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设有至少两个,伸缩组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四周;当伸缩组件伸长时,其顶端与搅拌罐的底面接触,对搅拌罐产生敲击作用。该搅拌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和实用性强的优点。使用该装置对钢液处理后,通过旋转及震动结合,能够快速的对搅拌罐中积累的杂质颗粒清理,且清理过程简单、易于控制,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维护清理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8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01113.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F27/906 , B01F27/191 , B01F27/213 , B01F35/45 , B22D41/04 , B22D41/06 , B01F101/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倾倒钢水的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铰接有桶盖,所述桶盖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搅拌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桶盖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桶盖,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远离套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下方插接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承接块的一端与搅拌桶底部转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069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7722.5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F33/451 , B01F27/84 , B01F27/90 , B01F35/10 , B01F35/60 , B01F10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金属复合电磁场搅拌装置,涉及金属熔融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搅拌筒、基体组件、电磁搅拌组件和机械搅拌组件,搅拌筒和电磁搅拌组件均设置在基体组件上,机械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筒上,电磁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筒外围。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径向磁场发生器和环向磁场发生器,产生复合电磁场搅拌,消除了熔融金属液的温度梯度,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熔融金属液的流动状态,消除柱状晶,组织得到细化和均匀化,提高强韧性,大幅提高均匀性和纯净度,安全性高,整体结构简单,工艺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