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53762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114608.2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37/025
Abstract: 一种汽车尾气金属载体三元催化器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用三元催化器金属载体制备技术。其特征是先对金属箔进行表面处理,在金属箔表面制得大量微纳米孔洞;再将表面有大量微纳米孔洞的金属箔采用电沉积或溶胶凝胶技术制备Al2O3薄膜制成金属载体,把制得的金属载体浸入催化剂溶液中负载催化剂,干燥,卷曲成型即获得以金属为载体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器。本发明通过在金属载体表面形成大量微纳米孔洞,显著增加比表面积的同时,孔洞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附着性。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氧化铝薄膜附着性能优良。良好的附着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5298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10302549.6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马鞍山金科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无铬绝缘涂料,包括金属磷酸盐、有机树脂、钼酸盐,其中金属磷酸盐、有机树脂、钼酸盐的重量比为:1∶0.1-2∶0.0005-0.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涂料环保的同时,所形成的涂层在750℃退火后不掉粉,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的层间电阻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4520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610114608.2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37/025
Abstract: 一种汽车尾气金属载体三元催化器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用三元催化器金属载体制备技术。其特征是先对金属箔进行表面处理,在金属箔表面制得大量微纳米孔洞;再将表面有大量微纳米孔洞的金属箔采用电沉积或溶胶凝胶技术制备Al2O3薄膜制成金属载体,把制得的金属载体浸入催化剂溶液中负载催化剂,干燥,卷曲成型即获得以金属为载体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器。本发明通过在金属载体表面形成大量微纳米孔洞,显著增加比表面积的同时,孔洞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附着性。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氧化铝薄膜附着性能优良。良好的附着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5298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710302549.6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马鞍山金科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无铬绝缘涂料,包括金属磷酸盐、有机树脂、钼酸盐,其中金属磷酸盐、有机树脂、钼酸盐的重量比为:1∶0.1-2∶0.0005-0.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涂料环保的同时,所形成的涂层在750℃退火后不掉粉,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的层间电阻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5299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10302550.9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马鞍山金科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耐热丙烯酸树脂绝缘涂料,包括纳米无机改性丙烯酸乳液、纳米丙烯酸树脂、无机填料、固化剂,所述的纳米无机改性丙烯酸乳液、纳米丙烯酸树脂、无机填料、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40∶20-40∶20-40∶5-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含铬酸盐、附着力达1级,层间电阻大于800Ω·mm2,耐水、防锈性能突出,750℃退火后不掉粉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的层间电阻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5299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10302550.9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马鞍山金科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耐热丙烯酸树脂绝缘涂料,包括纳米无机改性丙烯酸乳液、纳米丙烯酸树脂、无机填料、固化剂,所述的纳米无机改性丙烯酸乳液、纳米丙烯酸树脂、无机填料、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40∶20-40∶20-40∶5-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含铬酸盐、附着力达1级,层间电阻大于800Ω·mm2,耐水、防锈性能突出,750℃退火后不掉粉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的层间电阻和耐蚀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