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3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7308.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MTS作动器本体,所述MTS作动器本体的底端抽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移动箱。该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通过两个第一内撑块嵌入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部后,即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工作后,带动两个第一内撑块相互远离,通过第一内撑块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撑固定后,即可通过MTS作动器本体伸缩移动,即可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进行伸缩形变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04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547452.1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列车车轮辐板疲劳性能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利用表面处理工艺进行材料性能的改善,属金属材料加工及表面处理领域。其目的是利用一种高效的装置及工艺对车轮辐板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车轮辐板表面质量和抗疲劳性能,优化车轮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利用超声冲击和滚压相结合对车轮辐板进行表面处理,车削刀头与超声冲击滚压装置安装在同一刀架上,超声冲击滚压处理与车轮辐板车削同时进行。超声冲击滚压处理后表面质量较好,粗糙度低,有利于表面损伤及裂纹的检查和探伤;同时由于滚压和超声冲击的共同作用,材料表面产生较均匀的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78428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295536.1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构件环境适应性试验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试验系统的装置包括工作室、空气调节室、风道系统、淋雨系统、盐雾系统、气氛导入系统、光照系统、气压控制系统、力学加载系统、传感器系统及环境仓总控系统;该试验系统还包括仿真系统,具有仿真模块与上述装置的各部分相对应,用于对上述装置进行综合控制,该仿真系统还包括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试验程序的输入接口,可实现工程构件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仿真模拟。所述装置和方法是针对工程构件/材料/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评价,能显著提高工程构件环境适应试验的设计、数据分析及预测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022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077678.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力耦合疲劳实验装置和方法,属金属材料性能测试和分析领域。该装置包括被测材料试样、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所述试样包括夹持段、试验段和过渡段;所述冷-热疲劳系统包括高频感应线圈、旋转密封装置、流量泵、温度传感器、加热电源、冷却介质管道及控制系统;所述应力疲劳系统主要包括主动旋转夹具、从动旋转夹具、传动齿轮、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如下:将被测试样与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进行连接、固定,进行冷-热疲劳的同时进行不同应力下的应力疲劳,得到应力疲劳寿命随循环应力的变化曲线;调整冷热疲劳的参数,即可得到冷热疲劳温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85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262781.8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利用钢中第二相改善车轮钢白点敏感性的方法,属于新材料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选择、添加合适的微量合金元素,通过控制轧制工艺,使钢中析出细小弥散的第二相颗粒。钢液经VD从除气后,连铸浇铸前首先将钢中酸溶铝Als提高到0.025~0.030wt%;搅拌后再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将Ti提高到0.015~0.025wt%、合金元素V提高到0.015~0.025wt%。随后车轮钢在1180-1250℃控制轧制,可使N与Ti和V进一步反应生产纳米级TiN和VN析出,形成氢陷阱,同时细化晶粒,增加晶界比例,抑制白点形成。本发明使车轮钢形成白点的临界氢浓度升高,白点敏感性下降。并且不降低车轮钢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2504.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墙肢拉剪压剪的加载装置包括,反力地板、反力墙、水平反力钢梁和竖向防屈曲支杆围成一个试验空间;水平反力钢梁的下方固定顶部下滚轴支座,顶部下滚轴支座固定顶部下单向铰支座,墙肢试件顶部固定墙顶梁,墙顶梁通过顶部下单向铰支座与顶部下滚轴支座铰接;水平反力钢梁的上方固定顶部上滚轴支座,顶部上滚轴支座固定顶部上单向铰支座,顶部上单向铰支座与墙顶梁之间设置竖向拉杆,竖向拉杆与墙顶梁固定,竖向拉杆通过顶部上单向铰支座与顶部上滚轴支座铰接;墙顶梁铰接水平作动器,水平动作器与反力墙铰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墙肢的竖向拉力和竖向压力加载,模拟墙肢在压剪、拉剪或拉剪压剪复合工况下的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12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788846.0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融铁合金低重力3D打印制造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及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温熔融态铁合金容器、熔融态铁合金陶瓷导管、加热线圈、熔融态铁合金流量调节阀、温度测量热电偶、熔融态铁合金打印喷嘴、熔融态金属锌、熔融态金属锌容器槽、铁合金打印底板等,熔融态铁合金陶瓷导管安装于高温熔融态铁合金容器下方,熔融态铁合金陶瓷导管外侧为加热线圈,熔融态铁合金通过熔融态铁合金流量调节阀传送至熔融态铁合金打印喷嘴。熔融态铁合金打印喷嘴下方为熔融态金属锌容器槽。在熔融态金属锌容器槽的底部有铁合金打印底板,打印部件在此开始打印。该装置能够提高复杂铁合金构件的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1262.7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节约能源的卧式高吨位疲劳实验装置,应用于机械设计和金属材料性能测试领域。一种节约能源的卧式高吨位疲劳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作动缸,作动缸活塞杆,作动缸进出油管路,液压伺服流量阀,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和电磁加载装置;所述电磁加载装置包括软磁体,电磁体,载荷传感器、电磁加载作用杆和电磁控制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电磁加载装置与传统双出杆高吨位疲劳试验机相结合,技术上是一个创新。另外,在高吨位作动缸加载到试验所需平均载荷之后关闭高吨位作动缸,开启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加载装置利用电能转化成磁能再转化成动能,与持续使用高吨位大型疲劳试验机相比,可以节约能源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82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251445.8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循环热氧化法制备的氧化铱(IrOx)电极,IrOx电极包括有一个绝缘层,其中封装一个电极芯;所述电极芯是由至少一端由循环热氧化法制成的带有IrOx表面膜的电极芯,另一端由导线连接组成的,IrOx电极芯封装于绝缘层时要裸露在外面一部分用于pH感应。循环热氧化法中要重复高温加热及淬火工艺2次或2次以上,以便生成表面附着力强机械强度高的IrOx膜层,随后将浸泡于蒸馏水中进行水合作用,电极的灵敏度接近能斯特响应。本发明涉及的IrOx-pH电极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制作方便、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2315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187992.X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细化车轮钢组织的方法,特别涉及采用氧化物冶金技术手段细化车轮钢组织,改善其综合性能,属于新材料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选择、添加合适的微量合金元素,形成弥散的氧化物质点,使氧化物颗粒作为促进形核的质点,改善铸坯和产品组织的均匀性和致密性,细化其组织,进而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在O、N含量分别控制25ppm和45ppm以下的基础上,提出将Ti提高到0.025~0.030wt%,酸溶铝Als提高到0.030~0.055wt%,及合金元素Cr提高到0.030~0.040wt%,浇铸过程中形成第二相颗粒,促进结晶。随后控制轧制及热处理,使析出物质点弥散分布,阻止晶粒长大,强化车轮钢。本发明使车轮钢的组织细化均匀,从而提高车轮钢综合性能。该方法控制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中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