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7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4813.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B01F33/81 , B01F25/20 , B01F25/312 , B01F25/50 , B01F25/421 , B01F23/2375 , B01F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流喷嘴与内筒环流竖直阵列式溶气设备,解决了溶气设备气泡水混合不均匀,溶气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溶气设备包括罐体、位于罐体内的进水腔、布气管、射流喷嘴、内筒组件和出水腔,射流喷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有射流喷嘴的进水口与进水腔相连通;布气管环绕所有射流喷嘴设置,布气管的出气口与对应射流喷嘴的进水段相连通;射流喷嘴内固定有起旋叶片,起旋叶片位于布气管的下方;内筒组件位于射流喷嘴下方,内筒组件与射流喷嘴一一对应的设置,内筒组件的出口段周壁设置有格栅侧孔,气液相混合物能在撞击作用下从格栅侧孔旋转扩散;出水腔位于内筒组件的下方。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传质效率高、处理量大、出水均匀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9461.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2F1/24 , C02F1/38 , C02F1/40 , C02F103/10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效气旋浮分离设备,涉及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由气旋浮罐、进水组件、排水组件、收油组件、一级隔离组件和二级隔离筒组成,收油组件设置在气旋浮罐内上部区域,一级隔离组件包括一级隔离筒和强化旋流板,一级隔离筒设置在气旋浮罐内收油组件的下方,若干个强化旋流板环绕布置在气旋浮罐内壁与一级隔离筒之间下端,二级隔离筒设置在气旋浮罐内的中下部区域,进水组件进液管路依次穿过气旋浮罐上封头、收油组件和一级隔离筒后进入一级旋流环形空间内的中上部区域,排水组件设置在气旋浮罐内底部,高效气旋浮分离设备在旋流强化以及快速收油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较易维护,长期稳定运行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49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91329.9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B01F23/23 , B01F23/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气设备,涉及气液强化传质和微气泡发生技术领域,该溶气设备包括顺次连接并连通的射流喷嘴、罐体组件和出水管,射流喷嘴的内径从远离罐体组件向靠近罐体组件的方向减小,射流喷嘴上设有进气管,罐体组件包括外罐体和设于外罐体内的中空内筒,中空内筒沿着外罐体的轴向设置,出水管安装在外罐体的末端。本发明借助射流喷嘴、外罐体和中空内筒等核心部件,采用射流破碎、液面撞击、射流卷吸、内筒环流等强化气液接触的方式来强化溶气,本发明的溶气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溶气效率高、不易堵塞、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可独立作为溶气水制备装置,也可通过连接溶气释放式用于产生高质量微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83216.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多段分离作用协同集成的管式气液分离器,涉及陆上或海上油田油气集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管式气液分离器仍存在分离过程单一、分离效果差、只能得到单一的纯净气相或液相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多段分离作用协同集成的管式气液分离器,主要通过两次气液旋流分离和一次气液重力沉降分离的协同集成,在管式分离空间内对气液混合物实施多次梯级分离。本发明不仅能够同时得到较为纯净的气相和液相,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分离效率高、易于设计安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54823.1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涉及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气旋浮设备开设溢流口使气液易直接由排油口排出,降低分离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设备包括气旋浮罐和微气泡注入单元,气旋浮罐内设置有隔离构件,其安装于气旋浮罐的中上部,能够隔离旋流分离区和中心沉降分离区;气液隔离罩,其安装于隔离构件的上方,且气液隔离罩具有方便气相通过而阻碍液相通过的流通通道,使气相能轻易从气液隔离罩内通过而向上流动,而流通通道增大液相流通阻力的结构,阻碍了液相通过,液相通过流量大幅下降,避免了液相直接从排油口排出,提高了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447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11205064.5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安装于净水管路中,包括依次连接同轴安装的进水组件(1)、环形注气机构(2)和气泡破碎机构(3);所述环形注气机构(2)包括注气管(21)、外环(22)、内环(23)与连接管(24),所述的内环(23)与外环(22)同心安装,所述的外环(22)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内环(23)为侧开口的环腔(233),所述的内环(23)的侧开口处安装微孔板(232);所述的外环(22)的空腔外壁与注气管(21)连通,所述的外环(22)的空腔内壁通过连接管(24)与所述的内环(22)的环腔(233)连通。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并且能够产生不同粒径微气泡的新型管式微气泡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32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28751.7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231 , B01F15/005 , B65D8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储罐防油泥沉积用新型旋转喷射搅拌器,包括固定底座、液力阻尼器外筒、推力轴承、液力阻尼器内筒、行星齿轮机构、旋转外壳、顶盖、喷嘴;液力阻尼器外筒和液力阻尼器内筒共同组成液力阻尼器,液力阻尼器下端与固定底座连接,上端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连接;固定底座通过支撑肋片与液力阻尼器外筒连接。当流体通过旋转喷射搅拌器流道并从喷嘴喷出后,射出的流体对旋转喷射搅拌器外壳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驱动旋转喷射搅拌器外壳开始旋转。能量损失小、速度控制平稳、加工制造容易且价格低廉,可用于原油储罐防止油泥沉积,原油、组分油、润滑油等油品罐内调合均质化场合以及储罐清洗、清淤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9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45390.9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2F1/24 , C02F1/40 , G06F17/5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及其分析方法,微气泡发生器主体结构包括进水管、上盖板、外壁筒、下盖板、芯体、弹簧支撑座、压缩弹簧、锁紧螺母;芯体上部中心开有反射孔,并以该反射孔为中心向外开有圆周阵列的多条弧形分流槽。结构简单、不易堵塞,即使在低溶解饱和度下也能有效释放出油田采出水中的溶解伴生气而形成大量微细气泡,进而助力后续的气浮净化处理。在分析方法上,本发明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对微气泡发生器的内部流场进行模拟,通过压力降和湍动能等参数,分析预测新型微气泡发生器的工作特性和释气效果,并可通过与同类微气泡发生器的CFD数值模拟对比验证本发明的技术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2057.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G01M99/00 , G01N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雾化混合器性能在线带压测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相连通的带压测试管路、混合管路,两者的连通位置设置有雾化混合器;带压测试管路上设置有套筒排液部和吹扫视窗组件,带压测试管路包括集液段,集液段的管壁上设置有排液孔,套筒排液部套设于集液段外,并与排液孔相连通;吹扫视窗组件包括环缝吹扫部和光学视窗,环缝吹扫部上设置有环缝吹扫流道,环缝吹扫流道与吹扫进气系统相连通;光学视窗固定于环缝吹扫部的端部,光学视窗处设置有液滴粒径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实现雾化混合器的雾化压差、雾化效率、液滴粒径的综合测试分析,实现不同压力条件下雾化混合器性能的综合实验评价测试,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9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0012.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B05B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大液气比工况的管式气液雾化接触吸收器,包括气体稳流管、液体雾化元件和气液混合接触管;液体雾化元件包括注液管、雾化管和中空导流体,雾化管设置在气体稳流管的下游端,且与气体稳流管之间形成辅助气流狭缝;雾化管包括气体收缩加速段和喉管;气液混合接触管的入口端设置有气体分散扩张段;气体收缩加速段、喉管和气体分散扩张段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连通,中空导流体位于气体收缩加速段和喉管的交接处;气体收缩加速段上开设有与注液管连通的喷孔,以产生向心射流。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减少液滴附壁效应,气液混合接触均匀度高,适用于大液气比工况、小直径管式空间条件下天然气、沼气脱碳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