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468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32556.7

    申请日:2011-10-27

    Inventor: 张景瑞 罗杨 刘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中继卫星对地通信方法,属于卫星通信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中继卫星根据具体跟踪任务要求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取消中继卫星对地通信天线的转动机构,通过与中继卫星本体以最优安装角固联的天线实现对地实时通信,所述最优安装角需保证中继卫星在满足实际跟踪任务要求的姿态机动过程中,最长时间保持与地面站的通信而不受中继卫星本体姿态机动的影响。采用此方式,使得中继卫星的姿态机动精度更高;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原有天线机动所需的燃料的消耗,一方面使得发射所需携带的燃料重量减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继卫星的运行成本。

    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468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32556.7

    申请日:2011-10-27

    Inventor: 张景瑞 罗杨 刘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中继卫星对地通信方法,属于卫星通信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中继卫星根据具体跟踪任务要求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取消中继卫星对地通信天线的转动机构,通过与中继卫星本体以最优安装角固联的天线实现对地实时通信,所述最优安装角需保证中继卫星在满足实际跟踪任务要求的姿态机动过程中,最长时间保持与地面站的通信而不受中继卫星本体姿态机动的影响。采用此方式,使得中继卫星的姿态机动精度更高;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原有天线机动所需的燃料的消耗,一方面使得发射所需携带的燃料重量减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继卫星的运行成本。

    一种构型可调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352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03114.X

    申请日:2010-10-12

    Inventor: 张景瑞 罗杨 靳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型可调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在原有航天器本体固定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位置的连线的圆周上固定滑轨,每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与滑轨固定并相对滑轨保持对称分布,且每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陀螺框架轴与滑轨平面的过圆心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相同;当有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失效时,控制失效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关闭,并驱动剩余有效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在滑轨上滑动,重新保持相对滑轨对称分布。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引入了安装角的可变性,改变了目前对于陀螺失效之后十分有限的利用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利用率,有效改善陀螺群的运转异常问题。

    一种构型可调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352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03114.X

    申请日:2010-10-12

    Inventor: 张景瑞 罗杨 靳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型可调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在原有航天器本体固定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位置的连线的圆周上固定滑轨,每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与滑轨固定并相对滑轨保持对称分布,且每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陀螺框架轴与滑轨平面的过圆心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相同;当有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失效时,控制失效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关闭,并驱动剩余有效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在滑轨上滑动,重新保持相对滑轨对称分布。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引入了安装角的可变性,改变了目前对于陀螺失效之后十分有限的利用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利用率,有效改善陀螺群的运转异常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