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爆轰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05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47576.5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爆轰实验测试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爆轰测试方法和装置,S1、爆轰点火,使飞片依次经过第一观测点、第二观测点和第三观测点;S2、激光多普勒效应监测,通过终点的激光干涉仪获取激光束对飞片照射时的波长变化数据;再通过第一观测点、第二观测点和第三观测点分别发出定位激光束对经过的飞片进行再次多普勒效应监测,得到定位波长变化数据;S3、飞片通过各观测点的时间确定,基于波长变化数据和定位波长变化数据得到飞片在第一观测点、第二观测点和第三观测点下对应的飞行时间和经过时间;再基于飞行时间对经过时间进行修正;以消除累积误差,使得到实验数据更加的准确,便于实现对飞片的速度的精准预测。

    一种用于目标易损性的建筑目标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3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95154.5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目标易损性的建筑目标建模方法,属于目标易损性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建模方法在目标易损性分析中建模效率低、扩展性差和编辑调整不灵活的问题。包括根据待建模建筑目标构成的组件类型建立不同目标组件的模型,并配置建筑目标的目标可编辑参数,得到各目标组件包围盒参数,进而生成目标组件参数集和目标组件约束集,继而对建筑目标各目标组件的约束求解得到更新后的各目标组件包围盒参数,通过移动各目标部件,完成参数化建模模型的构建;根据实际建模需求修改所述参数化建模模型的目标可编辑参数和目标组件约束集中的约束条件,生成建筑目标的等效三

    用于弹体侵彻目标过程的磁电式发电机及发电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09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0643.3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弹体侵彻目标过程的磁电式发电机及发电方法及应用,该磁电式发电机包括:壳体、永磁体、至少两个线圈和至少两个弹簧;弹簧分别压缩容纳于壳体内并分设于永磁体的两端;线圈分别套设于各弹簧外;永磁体在壳体内滑动并切割各线圈的磁力线。该磁电式发电机针对磁后坐发电机无法在侵彻环境中实现持续发电的情况,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利用弹体侵彻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作用,采用双簧双线圈结构,在受到冲击后可使磁体在线圈中持续运动,这样线圈即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持续发电对引信系统的持续供电。本发明还提供了磁电式发电机的在弹体侵彻目标过程中供电的应用。

    多模复合式上变频振动式环境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89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71220.2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能源和振动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多模复合式上变频振动式环境能量采集器,包括壳体、电磁俘能单元、压电俘能单元和静电俘能单元,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低频振动梁和高频梁,所述低频振动梁位于所述高频梁上方;所述低频振动梁连接所述电磁俘能单元,所述压电俘能单元和所述静电俘能单元共用所述高频梁,所述静电俘能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最底层,所述压电俘能单元位于所述电磁俘能单元和所述静电俘能单元之间。本发明将静电、压电、电磁三种不同俘能单元的俘能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可有效拓宽俘能带宽,提高俘能结构的能量输出水平,并增强俘能器的环境适应能力。

    一种多自由度上变频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66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18790.3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上变频压电俘能器。该变频压电俘能器包括:壳体、摆动装置、压电陶瓷材料和基底梁;摆动装置、压电陶瓷材料和基底梁均设置于壳体内部;摆动装置包括弹簧及金属球;弹簧一端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金属球连接,用于牵引金属球在多个方向上摆动;基底梁包括多块竖直基底梁和一块水平基底梁,竖直基底梁布置于摆动装置的四周;水平基底梁设置于摆动装置的底部,与竖直基底梁垂直;金属球在摆动时,可敲击到布置于摆动装置四周和底部的多块基底梁;每个基底梁的外表面上均黏贴有压电陶瓷材料。该发明能提高振动能量的利用率,使压电陶瓷材料与外界环境形成共振,实现在共振的同时提高输出功率。

    一种用于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的能量采集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09927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644589.3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的能量采集电路,涉及用于俘能器的能量采集电路,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磁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压电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用于实现复合充电并防止电流回流的充电电路。电磁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用于提高电磁俘能器的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流,从而提高输出功率。压电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用于降低压电俘能器的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流,从而提高输出功率。电磁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电压和压电俘能器能量采集电路输出压电与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相匹配。本发明能够实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向负载供电,即实现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直接为负载供电,从而提高输出功率。

    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4118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644296.5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涉及环境振动条件下提高输出功率的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壳体、线圈、上永磁体、压电陶瓷材料、基底梁、锥形永磁体、下永磁体、上电极、压电片、下电极、左压电片上电极引线、右压电片上电极引线。压电俘能部分和电磁俘能部分共用壳体、基底梁、上永磁体、下永磁体、锥形永磁体。本发明具有绿色无污染、能量密度大、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操作控制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可克服常规能源工艺兼容性差、能量密度低、线路连接复杂、维护不便等问题。本发明可用于配备日常生活振动环境及石油地下勘探、采矿等恶劣环境下的能源供应,亦可作为应急备用能源。

    一种小型电磁摆动式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03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6397.7

    申请日:2016-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电磁摆动式俘能器,特别是一种利用机械摆动和电磁感应原理的俘能器,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领域。在外壳中安装驱动装置、支撑弹簧、电磁发电装置、储能电路、开关和输出接口;驱动装置与电磁发电装置以齿轮方式传动;电磁发电装置与开关、储能电路连接,储能电路与输出接口连接。本发明利用驱动装置半齿轮的机械往复转动以及发电装置的切割磁感线运动发电,相对于传统的电磁俘能器更加可靠稳定。且可以充分利用人体的动作或者环境的振动,将摆动动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采用封闭式结构,并且免去更换电池所需的外壳接缝,符合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基于测力板的人致载荷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5439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04636.8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测力板的人致载荷测试系统,属于生物力学领域。由检测系统、人行通道、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检测系统为测力板;人行通道包括:引入通道、测试平台、引出通道、配重;引入通道与引出通道位于测试平台的两侧,引入板、测试板、承重板、引出板需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配重按重量对称置于承重板的两侧;测力板放置于基板中心点的下方;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检测系统采集数据;本发明较贴近地再现了人在水平地面上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多种前进方式(走、踏、跑、跳等)并进行测试。

    一种多悬臂宽频MEMS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31878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415352.4

    申请日:201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悬臂宽频MEMS压电俘能器,属于微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具体采用MEMS工艺,体硅加工成形,其结构包括微俘能器边框、主悬臂梁、多个次悬臂梁、多个下分布电极引线端、PZT压电层、多个上分布电极引线端和多根引线;各个次悬臂梁采用相同的多层矩形梁结构;微俘能器边框的中线位置制作主悬臂梁,多个次悬臂梁平均对称分布在主悬臂梁的两侧。各个次悬臂梁的顶电极层和上分布电极引线端采用引线一一对应连接,各个次悬臂梁的底电极层和下分布电极引线端采用引线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的MEMS压电俘能器将压电材料与硅微材料进行兼容设计,扩大了微俘能器的带宽。同时,实现了多路俘能多路输出,避免了交流电相互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