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2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091178.5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7/40 , A01N25/10 , A01N25/12 , A01N37/02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包载噻虫啉和信息素的蛋白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噻虫啉和信息素溶解于乙腈做油相,将油相逐滴加入白蛋白水溶液中,乳化一段时间,冷干得到白蛋白‑噻虫啉‑信息素纳米球的粉末制剂。该方法将药物和信息素同时载入白蛋白中,在增加载药量的同时,通过信息素的引诱,更好的实现纳米药物对害虫的触杀作用。纳米科技的利用可以使农药产品微型化,独特的缓释功能减少药物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显著地提高药效,粉末制剂便于运输,方便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769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36832.9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诱杀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及其制作方法。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本发明通过采用诱虫色板替换诱芯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另外,本发明的整个制作工艺十分简单,通过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不仅实现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少了污染,而且还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该昆虫诱捕器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9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5122.X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7/12 , A01N25/08 , A01N25/12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沟眶象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苯氧威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防治沟眶象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苯氧威的过程采用了物理包埋法。首先,取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溶于双蒸水中配置成水相,取一定量苯氧威溶于乙腈配置成油相。然后,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将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乳化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超声粉碎得到超微乳液,冷却。最后,冷干得到苯氧威白蛋白纳米粒子。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白蛋白纳米粒子制备技术是在不改变白蛋白结构的前提下,将药物包裹在白蛋白中,增加了载药量,同时也具有缓释的作用。利用纳米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残留量、成本以及环境污染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药效、有效增加药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面积,真正实现化学农药的高效、低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5293.2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新型农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的过程采用了乳化固化法,首先,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溶于双蒸水中配制成水相,噻虫啉溶解于乙腈做油相,高速搅拌下,将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乳化一段时间,迅速冷却,超声粉碎得到超微乳液,冷冻,冷干得到噻虫啉白蛋白纳米粒。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白蛋白纳米制备技术是在不改变白蛋白结构的前提下,将药物载入其中,增加载药量,同时具有缓释功能。纳米科技的利用可以使农药产品微型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显著地提高药效,有效增加药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面积,更易被吞食和吸收,更好地发挥触杀和胃毒作用,实现纳米生物农药的高效、低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63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710025293.2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新型农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的过程采用了乳化固化法,首先,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溶于双蒸水中配制成水相,噻虫啉溶解于乙腈做油相,高速搅拌下,将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乳化一段时间,迅速冷却,超声粉碎得到超微乳液,冷冻,冷干得到噻虫啉白蛋白纳米粒。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白蛋白纳米制备技术是在不改变白蛋白结构的前提下,将药物载入其中,增加载药量,同时具有缓释功能。纳米科技的利用可以使农药产品微型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显著地提高药效,有效增加药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面积,更易被吞食和吸收,更好地发挥触杀和胃毒作用,实现纳米生物农药的高效、低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10025122.X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沟眶象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苯氧威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防治沟眶象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苯氧威的过程采用了物理包埋法。首先,取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溶于双蒸水中配置成水相,取一定量苯氧威溶于乙腈配置成油相。然后,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将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乳化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超声粉碎得到超微乳液,冷却。最后,冷干得到苯氧威白蛋白纳米粒子。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白蛋白纳米粒子制备技术是在不改变白蛋白结构的前提下,将药物包裹在白蛋白中,增加了载药量,同时也具有缓释的作用。利用纳米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残留量、成本以及环境污染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药效、有效增加药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面积,真正实现化学农药的高效、低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0043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233573.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通过采用诱虫色板替换诱芯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