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铁氧体移相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2713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21536.2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铁氧体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一到第四上腔体、下腔体、盖板、屏蔽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凸沿和第二导向凸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腔体与第三和第四上腔体对称设于下腔体开口方向的两侧;所述盖板设于所述下腔体开口方向的中央,与第二上腔体和第三上腔体紧密相邻;所述屏蔽板设于第一到第四上腔体和盖板的中部外表面,屏蔽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到第四上腔体和盖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分别设于下腔体两侧的接插面,方向与移向组件的接插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凸沿分别设于下腔体的两侧,方向与移向组件的接插方向一致。

    一种微波负载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71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61939.4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郑炜 曾志斌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微波组件,包括:具有波导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一端的挡板;壳体包括相互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波导腔;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第二壳体包括与第一本体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吸收片;第二本体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吸收片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吸收片;第一本体部的厚度自远离挡板的一侧向靠近挡板的一侧递增。第一本体部的厚度自远离挡板的一侧向靠近挡板的一侧递增的设计,使得第一吸收片安装于一逐渐向第二本体部靠近的斜面上,增加了第一吸收片的面积;提高了微波负载对微波功率的吸收效率;在高功率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微波负载能够稳定运行。

    一种液冷波导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04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311330.9

    申请日:2021-11-08

    Inventor: 郑炜 周翠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液冷波导,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包括:贯穿壳体两侧端面的波导腔;位于波导腔一侧的上腔体;上腔体的至少一端在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形成第一端口;位于波导腔另一侧的下腔体;下腔体的至少一端在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形成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处和第二端口处均封堵有堵块;壳体侧壁上包括有连通上腔体以及下腔体的连通腔;上腔体在壳体侧壁上形成有与连通腔贯通的第一连通口;下腔体在壳体侧壁上形成有与连通腔贯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通过挡板进行覆盖;挡板靠近壳体的一侧表面与壳体侧壁之间形成连通腔。本申请提供的液冷波导,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降低波导传输的温度。

    一种微波负载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71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961939.4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郑炜 曾志斌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微波组件,包括:具有波导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一端的挡板;壳体包括相互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波导腔;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第二壳体包括与第一本体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吸收片;第二本体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吸收片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吸收片;第一本体部的厚度自远离挡板的一侧向靠近挡板的一侧递增。第一本体部的厚度自远离挡板的一侧向靠近挡板的一侧递增的设计,使得第一吸收片安装于一逐渐向第二本体部靠近的斜面上,增加了第一吸收片的面积;提高了微波负载对微波功率的吸收效率;在高功率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微波负载能够稳定运行。

    一种集成铁氧体移相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27133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421536.2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铁氧体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一到第四上腔体、下腔体、盖板、屏蔽板、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凸沿和第二导向凸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腔体与第三和第四上腔体对称设于下腔体开口方向的两侧;所述盖板设于所述下腔体开口方向的中央,与第二上腔体和第三上腔体紧密相邻;所述屏蔽板设于第一到第四上腔体和盖板的中部外表面,屏蔽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到第四上腔体和盖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分别设于下腔体两侧的接插面,方向与移向组件的接插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凸沿分别设于下腔体的两侧,方向与移向组件的接插方向一致。

    一种测试工装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47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659475.1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工装,包括底座;三个位于底座上的沿底座的周向均匀布置的转接组件;以及位于底座上的压块;所述转接组件包括有带状传输线;所述带状传输线与微带环行器上的端口对应配合;所述压块包括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可压接于所述带状传输线与端口的连接处;所述工装还包括有与三个转接组件中的一个转接组件结合固定的压接组件;所述压接组件包括有相对于底座可上下移动的压杆;以及套装在压杆上的为压杆提供下压力的弹簧;所述压杆被配置为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下压压块以使得带状传输线与微带环行器的端口紧密贴合;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有与带状传输线的远离微带环行器的一端连接配合的射频连接器。

    一种液冷波导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4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11330.9

    申请日:2021-11-08

    Inventor: 郑炜 周翠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液冷波导,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包括:贯穿壳体两侧端面的波导腔;位于波导腔一侧的上腔体;上腔体的至少一端在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形成第一端口;位于波导腔另一侧的下腔体;下腔体的至少一端在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形成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处和第二端口处均封堵有堵块;壳体侧壁上包括有连通上腔体以及下腔体的连通腔;上腔体在壳体侧壁上形成有与连通腔贯通的第一连通口;下腔体在壳体侧壁上形成有与连通腔贯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通过挡板进行覆盖;挡板靠近壳体的一侧表面与壳体侧壁之间形成连通腔。本申请提供的液冷波导,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降低波导传输的温度。

    一种测试工装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47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59475.1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工装,包括底座;三个位于底座上的沿底座的周向均匀布置的转接组件;以及位于底座上的压块;所述转接组件包括有带状传输线;所述带状传输线与微带环行器上的端口对应配合;所述压块包括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可压接于所述带状传输线与端口的连接处;所述工装还包括有与三个转接组件中的一个转接组件结合固定的压接组件;所述压接组件包括有相对于底座可上下移动的压杆;以及套装在压杆上的为压杆提供下压力的弹簧;所述压杆被配置为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下压压块以使得带状传输线与微带环行器的端口紧密贴合;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有与带状传输线的远离微带环行器的一端连接配合的射频连接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