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84681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710065340.2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大粒径和高密度钴酸锂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钴化合物、锂化合物,或同时与少量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经950~1100℃高温烧结3~30小时,形成块体烧结产物,再经过破粉碎和分级后得到钴酸锂粉体材料(分子式是LiaCo1-bMbO2)。其中,b≠0时含有掺杂元素的钴酸锂的中位径为≥15μm,振实密度为≥2.5g/cm3;b=0时未含掺杂元素的钴酸锂的中位径为>20μm,振实密度为≥2.6g/cm3。以本发明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3.6V平台容量率为≥75%,在150℃热箱内的热冲击测试中60分钟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电池中材料的1C5A比容量≥135mAh/g。
-
公开(公告)号:CN1629076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310121805.3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厚善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电子工业用氧化钴领域,特别涉及掺杂于制作避雷器、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显像管玻壳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氧化钴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采用硝酸溶解金属钴得到的硝酸钴溶液,控制一定的速度向碳酸氢铵中加入,利用反应自生热加速溶解,溶解速度短,目标溶液残酸含量极低,溶解过程稳定可控;经过沉淀、过滤、洗涤、焙烧等工序制造出亚微米级氧化钴粉末,其颗粒d50=0.1~1μm,颗粒分布均匀。此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所制得的产品是电子元件的优质掺杂材料,对电子元件的性能提高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556043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10123900.7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中造粒必需使用有机溶剂,导致程序复杂污染环境的问题。包括:将碳酸锂317.35~379.83四氧化三钴681.30~808.30二氧化锆1.9均匀混合;用压钵机将上述混合料进行压实,压实密度0.8~2.0g/cm3,再将压实混合料装入匣钵;将窑炉通电并调节窑炉高温区温度至900度后,将装钵后的上述匣钵摞好放在外推板架的推板上,进行一次烧结16~22小时;对一次烧结后的混合料进行粉碎;将上述粉碎后的混合料压实后,进行二次烧结16~22小时;然后进行粉碎,筛分,产出料粒度D50=3~15um。本工艺安全环保,不仅解决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问题,而且提高了单位体积的装载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简便。采用二次烧结工序,使反应物料氧化更充分,晶体生长更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623909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310117052.9
申请日:2003-12-05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能电源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电池级氧化钴粉及其制备方法。将氯化钴溶液或硝酸钴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钴;碳酸钴经400~600℃煅烧后,再在800~1000℃两段式烧结,或者在500~1000℃一段式烧结生成四氧化三钴;再进行粉碎分级,最后得到锂电池级氧化钴。产品中粒径3~6微米、粒度分布D102~4μm、D90<10μm;松装密度0.7~1.3g/cm3;钴含量72.5~74wt%,主晶物相为α-Co3O4,亚钴含量<5%,振实密度2.5~3.5g/cm3;铁含量<0.01%。本发明的产品粒度分布可控,密度可控,颗粒抗混磨强度高,更适合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556063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10123836.2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粉体物料的装载方法通常采用将干粉混合料压块、造粒。在造粒、压块前需将粉体物料与有机溶剂或有机粘合剂,以便使压块、造粒能够快速干燥,这增加了液、固混合程序,有机物的使用带来安全的隐患,存在回收或环保问题,因而增加了流程的长度和难度。本发明的粉体物料的装载方法,采用将物料装入模具进行压实,翻转模具,除去模具底,然后将匣钵扣在模具上,翻转后将匣钵送入烧结窑炉。该方案无需造料,更不需要有机溶剂,安全、环保,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264758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310121805.3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厚善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电子工业用氧化钴领域,特别涉及掺杂于制作避雷器、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显像管玻壳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氧化钴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采用硝酸溶解金属钴得到的硝酸钴溶液,控制一定的速度向碳酸氢铵中加入,利用反应自生热加速溶解,溶解速度短,目标溶液残酸含量极低,溶解过程稳定可控;经过沉淀、过滤、洗涤、焙烧等工序制造出亚微米级氧化钴粉末,其颗粒d50=0.1~1μm,颗粒分布均匀。此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所制得的产品是电子元件的优质掺杂材料,对电子元件的性能提高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264757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310117052.9
申请日:2003-12-05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能电源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电池级氧化钴粉及其制备方法。将氯化钴溶液或硝酸钴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钴;碳酸钴经400~600℃煅烧后,再在800~1000℃两段式烧结,或者在500~1000℃一段式烧结生成四氧化三钴;再进行粉碎分级,最后得到锂电池级氧化钴。产品中粒径3~6微米、粒度分布D102~4μm、D90<10μm;松装密度0.7~1.3g/cm3;钴含量72.5~74wt%,主晶物相为α-Co3O4,亚钴含量<5%,振实密度2.5~3.5g/cm3;铁含量<0.01%。本发明的产品粒度分布可控,密度可控,颗粒抗混磨强度高,更适合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64756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310123900.7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中造粒必需使用有机溶剂,导致程序复杂污染环境的问题。包括:将碳酸锂317.35~379.83四氧化三钴681.30~808.30二氧化锆1.9均匀混合;用压钵机将上述混合料进行压实,压实密度0.8~2.0g/cm3,再将压实混合料装入匣钵;将窑炉通电并调节窑炉高温区温度至900度后,将装钵后的上述匣钵摞好放在外推板架的推板上,进行一次烧结16~22小时;对一次烧结后的混合料进行粉碎;将上述粉碎后的混合料压实后,进行二次烧结16~22小时;然后进行粉碎,筛分,产出料粒度D50=3~15um。本工艺安全环保,不仅解决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问题,而且提高了单位体积的装载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简便。采用二次烧结工序,使反应物料氧化更充分,晶体生长更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681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65340.2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大粒径和高密度钴酸锂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钴化合物、锂化合物,或同时与少量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经950~1100℃高温烧结3~30小时,形成块体烧结产物,再经过破粉碎和分级后得到钴酸锂粉体材料(分子式是LiaCo1-bMbO2)。其中,b≠0时含有掺杂元素的钴酸锂的中位径为≥15μm,振实密度为≥2.5g/cm3;b=0时未含掺杂元素的钴酸锂的中位径为>20μm,振实密度为≥2.6g/cm3。以本发明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3.6V平台容量率为≥75%,在150℃热箱内的热冲击测试中60分钟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电池中材料的1C5A比容量≥135mAh/g。
-
公开(公告)号:CN1277750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310121804.9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厚善
IPC: C01G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工业用氧化铋领域,特别涉及掺杂于制备压敏电阻、陶瓷电容、介电陶瓷、敏感元器件、热敏电阻、避雷器、显像管玻壳等电子元件用材料的高纯氧化铋超细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将含Bi3+100~350g/L的硝酸铋溶液加入到浓度为10~25wt%的碳酸氢铵溶液中,控制加入的铵铋重量比在1.5~3.5范围,在常温和搅拌情况下,生成碱式碳酸铋沉淀;过滤洗涤;滤饼在100~700℃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氧化铋产品。在方法中可进一步加入是碳酸氢铵溶液重量0.1~5%的分散剂。本发明方法新颖、简洁;通过调节加料速度和合成时间,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生产d50=1~100μm粒度可调的高纯氧化铋粉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