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可转换功能建筑修建方法及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39713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163662.7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改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可转换功能建筑修建方法及建筑,根据改建前后建筑各部件的存在与否以及功能变动状况,对各建筑部件进行分类处理,使应拆部件与其余部件可拆卸连接,使预留部件上留有用来与应加部件连接的接口,拆除和增添部件都十分快捷;采用BIM技术进行干涉检查与4D施工模拟,并根据干涉检查结果以及4D施工模拟结果,对初步图纸进行深化,确保基础部件与预留部件不会因为可能造成干涉或碰撞而不得不拆除,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改建前的部件;应拆部件与周边部件之间留有用于避免拆除过程中施工机械及破碎材料造成二次破坏的安全距离,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破坏。

    一种功能可转换综合性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52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160651.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功能可转换综合性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坐便器的背侧或者两侧的隔墙上通过扶手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无障碍扶手,无障碍扶手包括底板和扶手杆,扶手连接组件包括背衬钢板和连接螺栓,背衬钢板平行墙体表面与钢龙骨框架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墙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门,门包括门扇和门框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顶框、两侧的侧框、底框和底框滑动槽,底框滑动槽埋设于卫生间内的地面内,底框滑动槽的外侧半部与门扇的厚度范围在门扇打开时上下错开、门扇关闭时上下正对。本发明通过对卫生间的无障碍扶手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实现普通房屋与无障碍房屋的功能性转换,改进门结构实现一次安装即可满足两种功能转换的要求,施工便捷可靠。

    可调节模板支撑体系变形监测点位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5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0974796.9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模板支撑体系变形监测点位转换装置,包括有抱柱装置、长度调节装置、直角装置、立杆段、360°双面转换云台和棱镜。抱柱装置固定在待监测模板支撑体系的立杆顶部,并且可绕立杆水平转动。长度调节装置的一端与抱柱装置螺纹连接,长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直角装置螺纹连接。立杆段的底端与直角装置连接,立杆段的顶端穿过梁板,进而与360°双面转换云台连接,360°双面转换云台可绕立杆段的顶端水平转动。棱镜连接在360°双面转换云台的顶端。该装置将常规梁板下方立杆顶部的监测点位便捷准确地转换为梁板上方监测点位,有效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监测点位布设灵活,同时避免了常规监测方法中内部监测点难以通视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BIM的可转换功能建筑修建方法及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3971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63662.7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改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可转换功能建筑修建方法及建筑,根据改建前后建筑各部件的存在与否以及功能变动状况,对各建筑部件进行分类处理,使应拆部件与其余部件可拆卸连接,使预留部件上留有用来与应加部件连接的接口,拆除和增添部件都十分快捷;采用BIM技术进行干涉检查与4D施工模拟,并根据干涉检查结果以及4D施工模拟结果,对初步图纸进行深化,确保基础部件与预留部件不会因为可能造成干涉或碰撞而不得不拆除,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改建前的部件;应拆部件与周边部件之间留有用于避免拆除过程中施工机械及破碎材料造成二次破坏的安全距离,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破坏。

    一种高层装配式钢构体系外挂吊篮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5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62625.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装配式钢构体系外挂吊篮安装结构,安装在屋面混凝土楼板顶端,包括两并排布置的后支腿、固定连接在两后支腿上的加固结构,屋面混凝土楼板的边缘具有女儿墙,女儿墙的上方具有钢梁,两后支腿放置在屋面混凝土楼板顶端,两后支腿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高于钢梁的横梁,钢梁外包有U型卡扣,钢梁顶部设置有角钢,U型卡扣穿过角钢且通过螺栓锁紧,角钢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上立柱。对于屋面结构形式中屋顶周边具有下沉台阶的工况,采用高后支腿支设,无需前支腿,而是通过将横梁灵活的固定在钢结构上,并且结构连接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安装拆卸方便,对再对后支腿进行加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一种钢结构中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4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59591.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中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通过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双向起拱,可有效的避免或减轻大跨度下桁架楼承板的受力变形,且通过临时支撑的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没有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时使得钢筋桁架楼承板均匀和减少承力;通过钢筋桁架楼承板分别与钢梁和钢柱针对性设计,利于楼承板的铺设加强,以及后续模板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其中锚固筋和角钢支撑件的设置,利于楼承板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的联合应用,综合性的对于钢筋桁架楼承板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监测控制以及安装后的位置精准度进行对比调整,可有效的保证施工安装质量。

    一种钢结构中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4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159591.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中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通过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双向起拱,可有效的避免或减轻大跨度下桁架楼承板的受力变形,且通过临时支撑的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没有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时使得钢筋桁架楼承板均匀和减少承力;通过钢筋桁架楼承板分别与钢梁和钢柱针对性设计,利于楼承板的铺设加强,以及后续模板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其中锚固筋和角钢支撑件的设置,利于楼承板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的联合应用,综合性的对于钢筋桁架楼承板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监测控制以及安装后的位置精准度进行对比调整,可有效的保证施工安装质量。

    一种功能可转换综合性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52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60651.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功能可转换综合性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坐便器的背侧或者两侧的隔墙上通过扶手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无障碍扶手,无障碍扶手包括底板和扶手杆,扶手连接组件包括背衬钢板和连接螺栓,背衬钢板平行墙体表面与钢龙骨框架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墙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门,门包括门扇和门框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顶框、两侧的侧框、底框和底框滑动槽,底框滑动槽埋设于卫生间内的地面内,底框滑动槽的外侧半部与门扇的厚度范围在门扇打开时上下错开、门扇关闭时上下正对。本发明通过对卫生间的无障碍扶手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实现普通房屋与无障碍房屋的功能性转换,改进门结构实现一次安装即可满足两种功能转换的要求,施工便捷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