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5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69320.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柱等截面转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柱和结构梁,结构柱为等截面复合柱,等截面复合柱包括非节点区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区转换柱和非节点区钢柱,节点区转换柱由节点区钢筋混凝土柱和节点区钢混凝土混合柱组成。本发明分段设计,底部混凝土柱与顶部钢柱通过节点区的混合柱实现柱体的等截面过度,节点区混合柱施工时,采用在底部混凝土柱内预埋的钢柱定位板架配合与顶部钢柱连接的柱脚板,将柱脚板与钢柱定位板架锚固,实现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的巧妙连接。本发明将钢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由基础位置截面扩大锚固改进为在柱结构上的等截面转换,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柱的结构尺寸,满足了建筑空间要求,提供了较为富裕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69320.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柱等截面转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柱和结构梁,结构柱为等截面复合柱,等截面复合柱包括非节点区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区转换柱和非节点区钢柱,节点区转换柱由节点区钢筋混凝土柱和节点区钢混凝土混合柱组成。本发明分段设计,底部混凝土柱与顶部钢柱通过节点区的混合柱实现柱体的等截面过度,节点区混合柱施工时,采用在底部混凝土柱内预埋的钢柱定位板架配合与顶部钢柱连接的柱脚板,将柱脚板与钢柱定位板架锚固,实现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的巧妙连接。本发明将钢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由基础位置截面扩大锚固改进为在柱结构上的等截面转换,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柱的结构尺寸,满足了建筑空间要求,提供了较为富裕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44033.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口处弧形叶状天窗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含外围为矩形框架梁且内设置四叶草状梁的天窗单元、连接于天窗单元外侧的呈三角形布置的入口单元以及连接于天窗单元和入口单元之间的共用立柱和共边梁。本发明通过窗弧形梁和天窗弧连梁的联合设置,使得天窗内呈现了四叶草状和矩形中心连梁,不仅利于天窗造型美观也保证了天窗的内部受力均衡;通过共用立柱和共边梁的设置,利于保证天窗单元和入口单元的两个单元整体连接和受力;且通过天窗加强梁和天窗对接组梁的设置,利于保证天窗单元与共边梁和预先安装的结构体的连接;通过中连板和竖板的设置,利于自身的加强和保证受力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4033.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口处弧形叶状天窗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含外围为矩形框架梁且内设置四叶草状梁的天窗单元、连接于天窗单元外侧的呈三角形布置的入口单元以及连接于天窗单元和入口单元之间的共用立柱和共边梁。本发明通过窗弧形梁和天窗弧连梁的联合设置,使得天窗内呈现了四叶草状和矩形中心连梁,不仅利于天窗造型美观也保证了天窗的内部受力均衡;通过共用立柱和共边梁的设置,利于保证天窗单元和入口单元的两个单元整体连接和受力;且通过天窗加强梁和天窗对接组梁的设置,利于保证天窗单元与共边梁和预先安装的结构体的连接;通过中连板和竖板的设置,利于自身的加强和保证受力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4038.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净空带悬挑组合钢结构屋盖结构,屋盖结构整体呈花瓣形,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往下呈放射状;屋盖结构中的组合梁系统在跨度方向上呈拱形变截面设置,且在中部为高净空设置;组合梁系统跨度两端连接有承托系统;本发明通过组合主中梁、组合主变截面梁以及组合主对接梁的设置,既满足了结构对于大跨度的需求,又保证了结构高净空的需求且保证了合理的受力;通过边支撑系统、承托系统、第一附属系统和第一附属系统的设置保证了组合梁系统四周的固定和对空间的延伸;通过边悬挑带的设置,利于保证结构的整体造型和周边约束;通过夹层的设置,利于更高效率的利用上下空间,且进一步加强整体性和局部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146167.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帅杨 , 许秀冬 , 陈达非 , 卢立楠 , 于宏达 , 任亚南 , 于小颖 , 张雷振 , 成学卫 , 李哲 , 贺宝全 , 赵纯 , 德静 , 夏云明 , 黄振维 , 赵小伟
Abstract: 一种新旧建筑间主动式地基加固综合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交叉一体综合施工的新建建筑基坑支护和既有建筑的主动式地基加固。步骤包括基坑支护的施工设计、主动式地基加固的施工设计、基坑支护的支护桩施工、基坑第一次开挖、基坑支护的第一排锚固结构施工、主动式地基加固的第一排加固体施工、基坑继续向下开挖,下挖的同时监测既有建筑基础的沉降变形量,此时情况选择后续基坑施工步骤,分为完全主动式和阶段主动式。本发明通过对周边既有建筑地基加固,在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完全主动式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土体进行加强,是彻底的交叉施工方式,施工过程中安全性最高,阶段主动式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施工工序,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46167.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帅杨 , 许秀冬 , 陈达非 , 卢立楠 , 于宏达 , 任亚南 , 于小颖 , 张雷振 , 成学卫 , 李哲 , 贺宝全 , 赵纯 , 德静 , 夏云明 , 黄振维 , 赵小伟
Abstract: 一种新旧建筑间主动式地基加固综合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交叉一体综合施工的新建建筑基坑支护和既有建筑的主动式地基加固。步骤包括基坑支护的施工设计、主动式地基加固的施工设计、基坑支护的支护桩施工、基坑第一次开挖、基坑支护的第一排锚固结构施工、主动式地基加固的第一排加固体施工、基坑继续向下开挖,下挖的同时监测既有建筑基础的沉降变形量,此时情况选择后续基坑施工步骤,分为完全主动式和阶段主动式。本发明通过对周边既有建筑地基加固,在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完全主动式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土体进行加强,是彻底的交叉施工方式,施工过程中安全性最高,阶段主动式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施工工序,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44038.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净空带悬挑组合钢结构屋盖结构,屋盖结构整体呈花瓣形,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往下呈放射状;屋盖结构中的组合梁系统在跨度方向上呈拱形变截面设置,且在中部为高净空设置;组合梁系统跨度两端连接有承托系统;本发明通过组合主中梁、组合主变截面梁以及组合主对接梁的设置,既满足了结构对于大跨度的需求,又保证了结构高净空的需求且保证了合理的受力;通过边支撑系统、承托系统、第一附属系统和第一附属系统的设置保证了组合梁系统四周的固定和对空间的延伸;通过边悬挑带的设置,利于保证结构的整体造型和周边约束;通过夹层的设置,利于更高效率的利用上下空间,且进一步加强整体性和局部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532583.1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填充墙附属构件随主体浇筑的方法。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设定的Dynamo程序生成目标建筑的BIM三维模型中的第一墙体附属件集合;对第一墙体附属件进行调整得到第二墙体附属件集合;生成包括第二墙体附属件集合的平面布置图纸;根据平面布置图纸进行混凝土浇筑。本申请基于预先设定的Dynamo程序确定目标建筑的BIM三维模型中的第一墙体附属件集合,调整得到第二墙体附属件集合,生成平面布置图纸,一次性浇筑得到所述目标建筑的主体结构和第二墙体附属件,可有效的减少核查人员的投入,提升工作效率,防止遗漏,进而可以避免砌筑施工时因小尺寸墙垛、过梁、窗下板带的施工影响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3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94974.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宝全 , 杨帆 , 李松杰 , 滕毅 , 黄振维 , 杜士聪 , 刘斌 , 王仲万 , 王杨 , 吕通 , 彭晓静 , 吕媛媛 , 姜文超 , 党波 , 俞睿 , 范成林 , 卢沫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楼板带缝隙的地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结构楼板施工;步骤二,幕墙施工:幕墙与结构楼板间留有缝隙;步骤三,缝隙防火封堵;步骤四,缝隙封堵结构悬挑锚固;步骤五,地面施工:以结构楼板和缝隙封堵结构为承载基础,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多个构建层。一种应用在地面施工方法中的缝隙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板、多根钢梁、底边封堵条和顶部扣合板,在结构楼板侧边悬挑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覆盖设置在缝隙上方,在封堵板上方通过多根钢梁压紧固定,钢梁与结构楼板间通过多个锚栓锚固连接。该方法和缝隙封堵结构有效防止了因缝隙封堵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而出现地面完成层开裂的质量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