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871346.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原矿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识别的原矿分类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原矿图像数据,对原矿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与调整,提取预处理与调整后原矿图像数据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向量融合;构建卷积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原矿分类,构建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分类的结果,将收集和分析产生的原矿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通过收集原矿图像数据,对原矿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与调整,提取预处理与调整后提取原矿图像数据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向量融合,构建卷积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原矿分类,极大地提升分类算法的响应性和精度,降低错误分类的可能性,显著提升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71346.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原矿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识别的原矿分类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原矿图像数据,对原矿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与调整,提取预处理与调整后原矿图像数据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向量融合;构建卷积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原矿分类,构建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分类的结果,将收集和分析产生的原矿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通过收集原矿图像数据,对原矿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与调整,提取预处理与调整后提取原矿图像数据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向量融合,构建卷积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原矿分类,极大地提升分类算法的响应性和精度,降低错误分类的可能性,显著提升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58652.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用于获取可燃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的性能数据,包括:在常温洁净空气条件下测量传感器中敏感元件的第一电阻值;将传感器放置在标准浓度的可燃气体中测量第二电阻值;将感器放置在标准浓度的可燃气体和一定浓度的油烟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量第三电阻值;根据电阻值计算原始灵敏度和干扰后灵敏度进而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漂移值;改变油烟气体浓度和温度条件,得到传感器性能数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洁高效、操作简便、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类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的性能测试,能够准确测量传感器在实际油烟环境中的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8652.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用于获取可燃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的性能数据,包括:在常温洁净空气条件下测量传感器中敏感元件的第一电阻值;将传感器放置在标准浓度的可燃气体中测量第二电阻值;将感器放置在标准浓度的可燃气体和一定浓度的油烟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量第三电阻值;根据电阻值计算原始灵敏度和干扰后灵敏度进而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漂移值;改变油烟气体浓度和温度条件,得到传感器性能数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洁高效、操作简便、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类气体传感器油烟干扰环境下的性能测试,能够准确测量传感器在实际油烟环境中的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07180.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报警器测试用气体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燃气报警器放置在检测箱内,检测箱顶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检测箱侧面设置有排风口以及与该排风口相适配的密封塞,检测箱内固定安装有多功能气体分析仪,还包括:干扰装置,干扰装置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内,干扰装置用于检测燃气报警器在各指定浓度下的干扰气体环境中是否发出警报声,将甲烷从第一进气口输送至抽气盒内,气缸推动第一活塞板将燃气挤压至第一气管中并进入检测箱内,多功能气体分析仪检测甲烷浓度达到(5000±50)ppm,观察燃气报警器是否发出报警信号,然后通过排风口排空甲烷气体二分钟后是否停止报警,从而判断燃气报警器是否合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