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26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58071.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 北商加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香兰基丁醚在皮肤外用剂中的应用、香兰基丁醚环糊精包合物及纤维面膜制备方法,香兰基丁醚作为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发热成分用于皮肤外用剂中香兰基丁醚在所述皮肤外用剂中的添加量为0.01~10wt%;还提供一种香兰基丁醚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1)将所述香兰基丁醚溶解于乙醇中,制得香兰基丁醚醇溶液;(2)将所述环糊精溶于水,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得环糊精水溶液;(3)将步骤(1)制备的所述香兰基丁醚醇溶液滴入步骤(2)制备的所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搅拌进行包合,去除溶剂,干燥,即可。本申请对香兰基丁醚进行包覆,提高了香兰基丁醚水中的溶解性,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热感面膜,具有理想的抗氧化、发热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74398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101068.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IPC: B01D71/54
Abstract: 改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苯酚/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膜的制备方法为: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封端预聚物,再加入二元胺和环糊精作为扩链剂进行扩链,并以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可得到改性聚氨酯的溶液。将该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并在室温下固化1-1.5小时,再将其移至80℃烘箱中热处理10-15小时即可得到改性聚氨酯膜。本发明的材料合成及制膜过程简单,所制得的膜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并且由于改性剂环糊精的存在,与传统的未改性聚氨酯分离膜相比,对苯酚/水混合液中的苯酚具有更好的综合分离效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31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410500.3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IPC: C09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多钨酸与水滑石复合光致变色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制备用甲酰胺溶剂剥离的水滑石胶体溶液;配制多钨酸-高聚物复合溶液;用处理后带正电荷的基底在两种溶液中进行交替组装后得到多钨酸与水滑石复合光致变色超薄膜。该薄膜具有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能,响应时间短,可逆性好,变色幅度高,制备过程易于操作,薄膜的变色强度以及薄膜厚度均可通过改变组装次数实现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274398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01068.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IPC: B01D71/54
Abstract: 改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苯酚/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膜的制备方法为: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封端预聚物,再加入二元胺和环糊精作为扩链剂进行扩链,并以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可得到改性聚氨酯的溶液。将该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并在室温下固化1-1.5小时,再将其移至80℃烘箱中热处理10-15小时即可得到改性聚氨酯膜。本发明的材料合成及制膜过程简单,所制得的膜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并且由于改性剂环糊精的存在,与传统的未改性聚氨酯分离膜相比,对苯酚/水混合液中的苯酚具有更好的综合分离效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316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10500.3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IPC: C09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多钨酸与水滑石复合光致变色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制备用甲酰胺溶剂剥离的水滑石胶体溶液;配制多钨酸-高聚物复合溶液;用处理后带正电荷的基底在两种溶液中进行交替组装后得到多钨酸与水滑石复合光致变色超薄膜。该薄膜具有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能,响应时间短,可逆性好,变色幅度高,制备过程易于操作,薄膜的变色强度以及薄膜厚度均可通过改变组装次数实现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63191.7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工商大学
IPC: C07D401/14 , C07D409/14 , C09K11/06 , B82Y5/00 , B82Y40/00 , A61K41/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共轭分子,其长共轭的D‑π‑A结构使有机共轭分子更易形成高正电荷密度的纳米颗粒,同时在白光照射下产生的大量活性氧可以高效裂解细菌细胞膜,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式(I)所示有机共轭分子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具有强的光动力杀伤效果,而且溶血率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为开发高效低毒的光动力抗菌剂提供了指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