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34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85506.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0/06 , C08F220/36 , C08F230/08 , C08F220/06 , C08F222/06 , C04B24/26 , C04B103/30
Abstract: 发明了一种低徐变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并详细公开了其配方及合成工艺。低徐变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双端不饱和醚类大单体30‑60份、不饱和胺类单体20‑40份、不饱和硅胺类单体20‑40份、不饱和小单体5‑15份、还原剂0.01‑1份、氧化剂0.01‑1份、链转移剂1‑5份、催化剂1‑5份、水200‑300份。制备方法为:(1)制备双端不饱和醚类大单体;(2)制备不饱和胺类单体;(3)制备不饱和硅胺类单体;(4)制备减水剂。本发明的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适用性强且能降低混凝土徐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5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62394.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9K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漏失处的快速堵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堵漏材料包括孔隙填充胶结颗粒、吸水膨胀材料、阻裂搭接材料、高分子胶粘剂、增稠剂和水。各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孔隙填充胶结颗粒为15-30%;吸水膨胀材料为1-3%;阻裂搭接材料为3%-8%;高分子胶粘剂为2%-7%;增稠剂为3%-5%;水为50%-70%。本发明制备和操作简单方便,将本发明的堵漏材料按照推荐掺量加入管道内流动水中,堵漏材料以管道内流动水为载体可以自动快速定位漏失处并快速封堵管道的砂眼和裂隙等漏失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0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91933.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16/0641 , C04B2201/10 , C04B18/08 , C04B14/06 , C04B22/002 , C04B24/38 , C04B24/2688 , C04B14/102 , C04B2103/0068 , C04B24/2623 , C04B24/24
Abstract: 一种高延性、高粘结性水泥基加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加固修补材料技术领域。各原料组分及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水泥15%-30%,粉煤灰30%-40%,细石英砂10%-25%,水15%-25%,黏性阻剂0.3%-0.8%,粘结阻剂0.5%-1.5%,触变阻剂0.5%-0.8%,胶粉2%-11%,聚乙烯醇短纤维体积掺量为修补材料总体积的2%。其制备方法为:将水泥、粉煤灰、细石英砂、胶粉、黏性阻剂、粘结阻剂、触变阻剂、减缩剂、减水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分钟后,加水再搅拌3分钟,最后放入聚乙烯醇短纤维搅拌5分钟。本发明可以保持高延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粘结性能,且原料容易获得,工艺简单,可以用于修补加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343166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16814.6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017 , Y02W30/96 , C04B14/02 , C04B14/06 , C04B18/22 , C04B20/0076 , C04B20/0092 , C04B24/2623 , C04B24/42 , C04B40/0028 , C04B2103/302 , C04B24/2641
Abstract: 一种抗冲击的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针对普通混凝土抗冲击能力差的不足,本发明首先采用橡胶—水泥石基体界面改性剂预处理橡胶集料,然后将一定比例的水泥、粗细集料、橡胶集料、水、外加剂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经过一定龄期养护后制备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成分比例范围如下:水泥350~500kg/m3;水150~250kg/m3;细集料200~650kg/m3;粗集料1000~1200kg/m3;高效减水剂0~8kg/m3;界面改性剂1.8~6kg/m3;橡胶集料50~200kg/m3。与普通混凝土和普通橡胶集料混凝土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工作度优良,可以广泛用于基础工程、火车的路基轨枕等各种承受冲击荷载的结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4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985506.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0/06 , C08F220/36 , C08F230/08 , C08F220/06 , C08F222/06 , C04B24/26 , C04B103/30
Abstract: 发明了一种低徐变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并详细公开了其配方及合成工艺。低徐变型高效聚羧酸减水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双端不饱和醚类大单体30‑60份、不饱和胺类单体20‑40份、不饱和硅胺类单体20‑40份、不饱和小单体5‑15份、还原剂0.01‑1份、氧化剂0.01‑1份、链转移剂1‑5份、催化剂1‑5份、水200‑300份。制备方法为:(1)制备双端不饱和醚类大单体;(2)制备不饱和胺类单体;(3)制备不饱和硅胺类单体;(4)制备减水剂。本发明的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适用性强且能降低混凝土徐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43166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810116814.6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017 , Y02W30/96 , C04B14/02 , C04B14/06 , C04B18/22 , C04B20/0076 , C04B20/0092 , C04B24/2623 , C04B24/42 , C04B40/0028 , C04B2103/302 , C04B24/2641
Abstract: 一种抗冲击的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针对普通混凝土抗冲击能力差的不足,本发明首先采用橡胶—水泥石基体界面改性剂预处理橡胶集料,然后将一定比例的水泥、粗细集料、橡胶集料、水、外加剂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经过一定龄期养护后制备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成分比例范围如下:水泥350~500kg/m3;水150~250kg/m3;细集料200~650kg/m3;粗集料1000~1200kg/m3;高效减水剂0~8kg/m3;界面改性剂1.8~6kg/m3;橡胶集料50~200kg/m3。与普通混凝土和普通橡胶集料混凝土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工作度优良,可以广泛用于基础工程、火车的路基轨枕等各种承受冲击荷载的结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0526250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10177053.0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40/0039 , C04B2103/0045 , C04B2103/0091 , Y02W30/96 , C04B24/2623 , C04B24/42 , C04B14/04 , C04B18/22
Abstract: 一种改善橡胶混凝土中橡胶—水泥石基体的界面处理剂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目前改善橡胶颗粒—水泥石基体的界面处理剂主要包括:清水冲洗、NaOH溶液腐蚀和四氯化碳溶液清洗处理等。但是上述材料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特征在于:采用苯乙烯—丙烯酸酯—有机硅偶连剂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偶联剂(PVA),三种材料均匀混合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苯乙烯—丙烯酸酯—有机硅偶连剂共聚物占40~70%、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20~40%、PVA偶联剂10~20%。与未经过表面处理的橡胶集料混凝土相比,本发明的界面剂可以有效提高橡胶颗粒与水泥石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进而提高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6%以上,并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51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16815.0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2111/00439 , C04B2111/28 , C04B2111/50 , Y02W30/96 , Y02W30/97 , C04B14/06 , C04B18/26 , C04B20/00 , C04B24/26 , C04B24/383 , C04B40/0608 , C04B2103/0057 , C04B18/22
Abstract: 本发明橡胶集料干粉砂浆,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在建筑节能领域,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建筑节能外围护结构保温的主要技术已成为共识,但是其系统产品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本发明在于开发利用第二资源化技术——废旧橡胶集料干粉砂浆,采用废橡胶集料、水泥、砂、可再分散胶粉(RPP)、木质纤维和甲基纤维素醚均匀混合制成。其配合比为:设水泥的质量份数为1,则砂的质量份数为0.25~1.75,水的质量份数为0.6-0.9,RPP的质量份数为0.04-0.15,木质纤维的质量份数为0-0.018,甲基纤维素醚的质量份数为0-0.016,橡胶集料的质量份数为0.27~0.83。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施工性能,既能达到良好的热工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节能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15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7053.0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40/0039 , C04B2103/0045 , C04B2103/0091 , Y02W30/96 , C04B24/2623 , C04B24/42 , C04B14/04 , C04B18/22
Abstract: 一种改善橡胶混凝土中橡胶-水泥石基体的界面处理剂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目前改善橡胶颗粒-水泥石基体的界面处理剂主要包括:清水冲洗、Na(OH)溶液腐蚀和四氯化碳溶液清洗处理等。但是上述材料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特征在于:采用苯乙烯-丙烯酸酯-有机硅偶连剂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偶联剂(PVA),三种材料均匀混合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苯乙烯-丙烯酸酯-有机硅偶连剂共聚物占40~70%、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20~40%、PVA偶联剂10~20%。与未经过表面处理的橡胶集料混凝土相比,本发明的界面剂可以有效提高橡胶颗粒与水泥石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进而提高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6%以上,并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没有不良影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