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168473.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面移动式直击雷电防护系统,包括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接闪装置、升降系统、接地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对特种车辆周围的大气电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数据启动相应等级的预警;并根据情况向升降系统和接闪装置发送上升或下降信号,向接地系统发送接地启动信号或结束接地信号;接闪装置:根据接收的信号向上竖立进入直击雷电接闪模式或向下折叠收起;升降系统根据接收的信号上升或下降;接地系统对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的特种车辆进行快速可靠接地或撤收。本发明可为特种车辆提供在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有效地直击雷电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89247.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任牧原 , 吴华兵 , 陈思阳 , 周萍 , 郭华栋 , 李帆 , 李云 , 陈志红 , 尹禄高 , 徐晓莉 , 姜铁华 , 吕长春 , 肖玥 , 石彦超 , 刘冠男 , 侯燕春 , 郗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特种线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对受试多芯特种线缆进行裁剪,截取其中的一段作为被测线缆;单独以每一对双绞线或者所有单芯线作为测试对象,做如下测试:被测对象、匹配负载、被测线缆的屏蔽层构成内回路;被测线缆屏蔽层、电阻、同轴耦合管构成外回路,电阻的特性阻抗等于外回路的特性阻抗;将内回路测试输入端通过匹配电路连接至矢网分析仪输出端口;将同轴耦合管输出端连接至矢网分析仪输入端口,采用矢网分析仪测试获得被测对象的传递参数;计算得到被测对象的转移阻抗;根据被测对象的转移阻抗,计算被测对象屏蔽效能。本发明能够有效考核验证多芯线缆的电磁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6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840046.3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分区仿真确定方法,通过模拟特种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诱发雷击和车辆停驻时容易出现的自然雷击两种不同的雷击形式,分别设置不同的雷电放电模型,对于不同雷击情况下特种车辆表面的雷电分区情况进行确定。通过明确仿真状态、模型布局、雷电放电形式、流程和放电电压,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的雷电分区仿真和雷电效应防护能力的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3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74357.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14 , G01R31/001
Abstract: 一种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的表征和获取方法,首先对舱段内的电磁环境来源和电磁环境来源参数进行分析,确定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并判断每个敏感设备的被测区域空间满足测试条件,然后确定满足条件的敏感设备的测试项目,选择不同测试项目对应的传感器,构建电磁环境测试系统;最后利用构建的电磁环境测试系统,获取舱段内电磁环境测试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筛选,获得不同位置和时间舱内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全面、准确的表征航天器狭小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表征和获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168473.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面移动式直击雷电防护系统,包括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接闪装置、升降系统、接地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对特种车辆周围的大气电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数据启动相应等级的预警;并根据情况向升降系统和接闪装置发送上升或下降信号,向接地系统发送接地启动信号或结束接地信号;接闪装置:根据接收的信号向上竖立进入直击雷电接闪模式或向下折叠收起;升降系统根据接收的信号上升或下降;接地系统对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的特种车辆进行快速可靠接地或撤收。本发明可为特种车辆提供在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有效地直击雷电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0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82067.9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火箭无线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电场探头、场强监测仪、频谱仪、接收天线;试验对象为安装有无线系统的火箭舱段;当进行火箭无线系统电磁兼容试验时,将安装有无线系统的火箭舱段吊起,并倾斜到需要模拟火箭不同飞行姿态的测试位置,测试无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电场探头设置于火箭舱段外壁且靠近无线系统收发天线;电场探头通过光纤连接场强监测仪;场强监测仪能够监测电场探头采集的无线系统收发天线附近的电场,接收天线通过射频电缆连接频谱仪或EMC接收机。接收天线置于火箭舱段旁一段距离。有效考核验证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不同飞行姿态的电磁兼容性,尽可能真实的模拟飞行姿态进行系统电磁兼容试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40046.3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分区仿真确定方法,通过模拟特种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诱发雷击和车辆停驻时容易出现的自然雷击两种不同的雷击形式,分别设置不同的雷电放电模型,对于不同雷击情况下特种车辆表面的雷电分区情况进行确定。通过明确仿真状态、模型布局、雷电放电形式、流程和放电电压,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的雷电分区仿真和雷电效应防护能力的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36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674357.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的表征和获取方法,首先对舱段内的电磁环境来源和电磁环境来源参数进行分析,确定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并判断每个敏感设备的被测区域空间满足测试条件,然后确定满足条件的敏感设备的测试项目,选择不同测试项目对应的传感器,构建电磁环境测试系统;最后利用构建的电磁环境测试系统,获取舱段内电磁环境测试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筛选,获得不同位置和时间舱内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全面、准确的表征航天器狭小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表征和获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477749.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曦 , 龙中权 , 叶志鹏 , 齐欢 , 张子剑 , 张俊楠 , 任牧原 , 李敬业 , 唐昭 , 王筱宇 , 石佳 , 朱勇 , 高波 , 赵晓利 , 杨若丽 , 杨勇 , 王晓明 , 梁浩 , 曾霞 , 阮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火箭自脱落式雷电防护导流条,包括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喷涂层;所述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厚度相同、粘接在固体火箭头罩防热层上,且粘结面与所述防热层共型;至少四条导流条主体沿头罩周向均匀布置,每条导流条主体一端与头罩顶点之间留有距离,另一端依次布置过渡结构和搭接结构;导流条主体与过渡结构之间,过渡结构与搭接结构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通过防静电涂料填缝;所述搭接结构端面与壳体基体的对接面之间通过喷涂层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77475.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涂层表面雷电放电高电压测量光纤探头,包括:测量探针、输入端绝缘子、输入端铜板、中绝缘子、中铜板、马拉胶带、铜环、微分器电阻板、尼龙柱、高压无感电阻组合、积分器电容板、积分电容支撑铜板、光电转换板、光纤激光二极管、输出铜板和壳体。本发明能够测量涂层表面电弧放电时的电压,能够表征涂层的雷电防护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