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6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32313.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制备系统,具体涉及干细胞制备领域,包括:细胞提取清洗模块、消化模块、终止消化模块、原代培养模块、传代培养模块和活性检测模块;细胞提取清洗模块用于提取脂肪组织细胞,将脂肪组织细胞浸入到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清洗消毒;消化模块用于将脂肪组织细胞进行剪碎,然后往剪碎后的脂肪组织细胞中加入消化酶对脂肪组织细胞进行消化处理;终止消化模块用于将生理盐水加入到消化中的脂肪组织细胞中,终止脂肪组织细胞的消化。本发明可以保证脂肪组织细胞的正常消化,避免消化时间过久,酶对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与老化,导致细胞贴壁能力与增殖活性不佳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5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1850.2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一种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顶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盒体中部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置物槽,所述置物槽为通槽,且所述置物槽的直径大于试剂管;所述盒体内还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对置物槽内的试剂管进行挤压限位;所述盒体底部安装有震荡机构,所述震荡机构用于与所述挤压机构配合对试剂管进行封闭震荡。本发明将采取的样本放入到对应的试剂管,再将试剂管放在置物槽内,多个试剂管按顺序间隔摆动,在盒体安装挤压机构和震荡机构,利用挤压机构对试剂管端口进行封闭,同时配合震荡机构对多个试剂管进行同步震荡,以实现大量样本试剂的同步检测,可有效提高样本试剂检测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09852.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3 , G16B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反复着床失败的基因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其中,所述基因标志物组合包括PDE6A、ENPP3、ENTPD3、PTGS2、CYP2C9、SST、RBP4和SOX9及其共表达基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揭示了RIF发病机制的可能机制,在本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3786.9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志物,属于医学诊断领域技术领域;该标志物为Pre‑B CD34‑细胞集群,该Pre‑B CD34‑细胞集群在淋巴细胞激活(FOS、JUN和JUNB)和适应性免疫反应(JCHAIN、IGHV3‑48和IGLV3‑21)标志物的调控中都有明显的下调;并且该集群在伪时间的后期分支中缺乏,并且对淋巴细胞激活(FOS、JUN和JUNB)和适应性免疫反应(JCHAIN、IGHV3‑48和IGLV3‑21)标志物的调节都有所下降;该Pre‑B CD34‑细胞集群的DEGs证据支持BCR信号通路的富集。此外,还比较了PBMCs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POI患者中Pre‑B CD34‑细胞集群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特征有明显的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9824234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524358.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育箱,包括壳体和壳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对营养液搅拌过程中,首先通过料口向搅拌筒内部加入营养液原料,然后控制模块对双轴电机进行控制启动,利用双轴电机右侧输出端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齿环,使得搅拌筒可以在壳体内侧转动,方便对内部营养液进行搅拌,不容易造成底部沉淀,同时双轴电机右侧输出轴转动基础上,同时左侧输出轴同步运行使得双轴电机左侧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利用齿带啮合传动搅拌器的第三齿轮,从而可以方便带动搅拌器在搅拌筒内侧转动,对营养液进一步进行混合搅拌,不容易造成沉淀,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营养液的搅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326781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20883644.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类组装体的智能培育器,包括底座和培育装置,底座和培育装置之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接,培育装置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培养室,培养室内部设有培养皿放置组件,并且培养室内设有调节组件,培养室的开口端通过密封机构设有透明密封罩。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培养室设置在同一底座上,不仅可实现同时培育不同的细胞,提高培养的效率,同时可方便对不同培养室的细胞培养进度进行观测记录,并且设有的转动组件可方便对整体进行转动,便于观察记录,透明密封罩和密封机构可不影响正常观察记录的同时,还可保证培养过程的安全,保证培养的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