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31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22242.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支具、膝关节术后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其中,膝关节支具包括第一绑缚组件、第二绑缚组件和检测组件。第一绑缚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贴附板。第二绑缚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贴附板,第二贴附板与第一贴附板铰接。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设置在第一贴附板与第二贴附板的铰接处,且位于贴附在人体膝关节的两侧,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人体膝关节在固定角度屈伸时的肌肉力矩,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人体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本发明的膝关节术后的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以检测患者膝关节在固定角度屈伸时的肌肉力矩,以及人体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可有效监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10110.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或锌合金丝作为医用缝线的应用以及医用仿编缝线,该锌或锌合金丝为拉拔丝,直径为0.25~0.35mm,可以直接作为纯金属缝线,亦可作为内芯制备成仿编缝线,两种缝线均可直接用于缝合或者带线锚钉的配套缝线,应用于肌腱、盂唇、韧带的缝合修复,锌金属降解时间及缝线强度能够满足腱骨止点的缝合要求,降解后产物可诱导骨形成,发挥良好的骨诱导性能,促进腱骨止点的成骨分化与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28259.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壳聚糖修饰的TiO2修饰到ITO电极上,以提供一个基态稳定的光电流,后将抗人白介素ab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对光响应的ab2修饰的MXene‑Ag层层修饰到电极上。在可见光的激发下,MXene‑Ag产生的光电子跃迁至电极表面产生光电流。由于IL‑6的浓度不同,捕获到电极表面的MXene‑Ag探针的数量不同,最终得到不同的光电流的差值并以此来表征待测样品中IL‑6的浓度。本发明合成过程简洁迅速、易于重复、合成条件要求经济简单,无需在探针上继续修饰上染料以及量子点等其他光电半导体材料,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试验成本,操作性强的同时保证了优异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98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19202.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腿抬高训练器,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滑轮组件、弹力带组件和牵引绳,本发明提出的直腿抬高训练器通过驱动装置拉动牵引绳使弹力带组件带动训练者的腿部抬高,能帮助患者自我完成直腿抬高训练,减少治疗师工作负担、促进康复疗效。该装置能够通过支架固定体位、助力弹力带组件提供助力,驱动装置调节抬腿的助力,旨在帮助患者在损伤早期完成自我直腿抬高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疗效,同时降低了肌肉失用、肌肉萎缩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0271.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会阴柱袖套及其应用,该医用会阴柱袖套呈筒体状,其采用接触部分、支撑部分、连接部分组成,且三部分沿会阴柱径向方向上的厚度依次减小,受压不易变形,具有使用便捷、抗菌、不易感染,且在受压时不会造成软组织损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1450707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2395317.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交叉韧带重建装置,该交叉韧带重建装置包括针体、套筒、第一骨钻和第二骨钻。其中,针体用于穿设在骨质中,述套筒用于套设在针体上。第一骨钻可转动地套设在套筒上,第一骨钻的第一端构造有容纳腔,且第一骨钻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取骨刀刃。第二骨钻用于套设在针体上,于外力作用下,第二骨钻环绕所述针体转动。容纳腔用于容置骨质中的骨组织,套筒用于将骨组织推出容纳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叉韧带重建装置,通过设置针体、套筒、第一骨钻和第二骨钻,不仅可在钻取骨道的同时获取骨道内的骨组织,以能够缩短手术时长,也可保障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并有助于减少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