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0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96242.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1S17/88 ,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T7/6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与AI技术的红树林植被碳汇监测计量方法,通过无人机AI技术构建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U‑Net改进模型的红树林识别模型,实现对各类红树林植被及其区域面积、数量的智能识别与区分,准确率高达90%以上;通过无人机定期航拍监测,结合实地测量的生长参数及无人机航拍数据衍生的变量参数,构建基于无人机航测的红树林树高冠幅与地上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的最佳拟合模型,精准计算红树林区域植被的碳储量及固碳量,对监测区域内红树林碳汇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申请实现对红树林湿地植被碳汇能力智能化、数字化、全面化监测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05414.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命周期绿色基础设施环境韧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集成缓解急性扰动和缓解慢性压力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基础设施环境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耦合SWMM‑GaBi模型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韧性绩效模拟模型,得到环境韧性绩效模拟数据,根据所述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所述环境韧性模拟数据,构建所述待评价的绿色基础设施方案的环境韧性指数,根据所述环境韧性指数,得出环境韧性评价结果,能够结合长期慢性环境影响的缓解效果,综合绿色基础设施应对急性扰动和缓解慢性压力的指标,全方位对基础设施环境韧性进行评价。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6242.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1S17/88 ,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T7/6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与AI技术的红树林植被碳汇监测计量方法,通过无人机AI技术构建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U‑Net改进模型的红树林识别模型,实现对各类红树林植被及其区域面积、数量的智能识别与区分,准确率高达90%以上;通过无人机定期航拍监测,结合实地测量的生长参数及无人机航拍数据衍生的变量参数,构建基于无人机航测的红树林树高冠幅与地上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的最佳拟合模型,精准计算红树林区域植被的碳储量及固碳量,对监测区域内红树林碳汇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申请实现对红树林湿地植被碳汇能力智能化、数字化、全面化监测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4092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27323.X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多目标决策优选方法,方法包括:收集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基础数据,配置雨洪管理阶段的多种绿色基础设施候选技术方案;根据目标需求以及所述绿色基础设置候选技术方案,构建决策目标;模拟评估采用不同技术方案时所述决策目标的效益目标及成本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对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多目标决策分析,获取各候选技术方案集成了效益目标与成本目标的综合绩效;根据决策偏好信息以及各个技术方案随决策指标权重区间变化的综合绩效,生成多目标优选决策曲线;根据所述决策曲线,确定符合所述决策偏好信息的目标方案。本发明的准确性高且便捷实用,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和环境管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16291.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然灾害风险预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的绿地优化方法,通过对最大熵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将参数优化后的最大熵模型作为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能够优选适用于该城市的模型参数,用以获取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的默认参数方法,能有效提升评估精度。同时,该方法通过对获取到的城市环境变量测试数据进行预评估获取城市环境变量评估数据,能够提升城市内涝风险模型的运行精度和评估准确性。此外,根据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输出的城市内涝风险概率分布图和城市补充绿地率确定绿地优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152200.2
申请日:2024-02-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区域特征和样本特征的低碳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低碳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为各指标赋予初始权重;获取目标区域各指标的统计值,计算各指标对应的指标基准值;对待评价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终数据;基于各指标基准值根据最终数据得到待评价企业的各指标评分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根据最终数据对各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更新,得到各指标的最终权重;根据各指标评分值和最终权重计算得到待评价企业的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自适应调整,无法适配不同评价区域、相同区域不同行业、相同区域不同年份以及不同评价样本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