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1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94723.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0 , B29C64/209 , B29C64/30 , B29C64/336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梯度功能材料的3D打印设备及3D打印方法。该3D打印设备包括支撑架、移动部、喷头部和计算机装置,移动部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支撑架,喷头部包括连接架、多个挤出装置、多个温控装置、微流控芯片和固化装置,通过配置微流控芯片在实现精确的材料混合和输送的同时,还能够便于清洗和替换,进一步有效避免了在打印不同材料时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装置的集成,控制移动部移动和喷头部的多个装置之间配合工作,进一步确保了打印过程的精度和重复性,减少了由于操作错误导致的交叉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74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85855.6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393 , B29C64/209 , B29C70/68 , B29C70/34 , B29C70/54 , B29C73/18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70/00 , B29L2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脉管网络的自修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壳层材料和核层材料;设计脉管排布网络,并将脉管排布网络输入到3D打印设备的程序中;将壳层材料和核层材料置于料筒,输入微流控芯片中,利用3D打印在预浸料层打印出含修复剂的脉管,得到铺设好的预浸料层;对铺设好的预浸料层进行热压罐成型,得到自修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基于3D打印脉管网络的自修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脉管的任意排布,得到的自修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一体成型的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到损坏时,增大了修复剂渗出后的覆盖范围,更快更稳定地产生修复反应,从而提升了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81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94723.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0 , B29C64/209 , B29C64/30 , B29C64/336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梯度功能材料的3D打印设备及3D打印方法。该3D打印设备包括支撑架、移动部、喷头部和计算机装置,移动部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支撑架,喷头部包括连接架、多个挤出装置、多个温控装置、微流控芯片和固化装置,通过配置微流控芯片在实现精确的材料混合和输送的同时,还能够便于清洗和替换,进一步有效避免了在打印不同材料时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装置的集成,控制移动部移动和喷头部的多个装置之间配合工作,进一步确保了打印过程的精度和重复性,减少了由于操作错误导致的交叉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18732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266160.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IPC: B29C70/5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预浸带浸渍模具,包括:第一涂膜模具,形成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形成第一浸渍区,所述第一涂膜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一浸渍区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流体流道;第二涂膜模具,设于所述第一涂膜模具的所述第一出口端,形成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形成第二浸渍区,所述第二涂膜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二浸渍区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流体流道;所述第二流体流道和所述第一流体流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浸渍区的相对两侧。本申请的预浸带浸渍模具可以实现纤维上下表面均匀浸润树脂,制备出高质量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