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标记角膜环钻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4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031477.0

    申请日:2022-01-12

    Inventor: 李方烃 张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标记角膜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基底部,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圆柱体的下端套设有与底盘相接触的弹性垫片;负压吸引部,负压吸引部的上端面和侧壁面上设置有气流导通连接的通孔,负压吸引部与基底部嵌套配合;刀部,包括固定架、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固定架的上开口端沿周向向轴心延伸形成延伸部,用于与刀部指扶部连接,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刀部与负压吸引部嵌套配合。对角膜表面进行标记与受体角膜的受体角膜标记对应贴合,从而更为精确的完成角膜缝合,降低术后角膜的不规则散光。

    负压标记角膜环钻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4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31477.0

    申请日:2022-01-12

    Inventor: 李方烃 张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标记角膜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基底部,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圆柱体的下端套设有与底盘相接触的弹性垫片;负压吸引部,负压吸引部的上端面和侧壁面上设置有气流导通连接的通孔,负压吸引部与基底部嵌套配合;刀部,包括固定架、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固定架的上开口端沿周向向轴心延伸形成延伸部,用于与刀部指扶部连接,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刀部与负压吸引部嵌套配合。对角膜表面进行标记与受体角膜的受体角膜标记对应贴合,从而更为精确的完成角膜缝合,降低术后角膜的不规则散光。

    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69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66101.X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刀部,包括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部,下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标记线中心轴与标记部圆柱体中心轴重合,刀部与标记部嵌套配合。嵌套时标记线中心轴与刀部刀片中心轴重合,标记部上端面和刀部指扶部下端接触,刀部刀片突出标记部标记线内侧预定切割深度。使用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切割受体角膜时,切割深度到达预定切割深度后,刀部刀片无法继续向下切割,从而达到均一深度切割角膜。同时角膜环切中心与角膜标记线同轴,使手术更加安全和精确。

    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79950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1242415.6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刀部,包括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部,下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标记线中心轴与标记部圆柱体中心轴重合,刀部与标记部嵌套配合。嵌套时标记线中心轴与刀片中心轴重合,标记部上端面和刀部指扶部下端接触,刀片突出标记部标记线内侧预定切割深度。使用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切割受体角膜时,切割深度到达预定切割深度后,刀片无法继续向下切割,从而达到均一深度切割角膜。同时角膜环切中心与角膜标记线同轴,使手术更加安全和精确。

    一种可扩张的药物涂层引流器及泪小管置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915232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252226.9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扩张的药物涂层引流器,包括外置部和内置管,其中外置部设置于泪道外,外置部上设有导泪孔、导液孔、导泪通道和导液通道;内置管与外置部一体成型,内置管包括褶皱层和与褶皱层一体成型的固定层,固定层内设有导泪腔,导泪腔与导泪通道连通,褶皱层与固定层之间形成扩张腔,扩张腔与导液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扩张的药物涂层泪小管置管装置,通过扩张腔内药液含量的多少来调节内置管的尺寸,以此来适应所有的患者的泪道尺寸;当泪道撑开后,再次通过调节药液含量改变内置管的尺寸,即可适应撑开后的泪道,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