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延迟控制泄放支路的差分E类功率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3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129783.9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延迟控制泄放支路的差分E类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在差分支路设置并联的晶体管组成电流泄放支路,在泄放支路的信号控制端接入电感使控制信号产生相位延迟。本发明利用辅助泄放支路以降低寄生电阻的影响,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利用电感对控制信号进行延迟,以优化晶体管在不同时间的功率损失。本发明的E类功率放大器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便于在片集成的优点。

    一种逆D类功率单元及全数字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8017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10138677.1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D类功率单元,以及采用该逆D类功率单元的全数字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该逆D类功率单元采用I/Q正交‑差分四相结构,差分的两条支路分别由I/Q两路并联而成,每一路均使用两层或多层共源共栅晶体管;I/Q两路在漏极直接相连,形成电流加和。逆D类放大单元的四相LO使用25%占空比的LO信号,由静态与逻辑门控制,从共源管的栅极输入。该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包括四相二分频LO信号产生电路,LO驱动/控制电路,以及上述逆D类功率单元。本发明的射频发射前端的输入‑输出响应具有良好的单调性和一致性,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和可重构性,制造成本低,是一种高性能的全数字正交上变频发射机。

    一种逆D类功率单元及全数字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8017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8677.1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D类功率单元,以及采用该逆D类功率单元的全数字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该逆D类功率单元采用I/Q正交-差分四相结构,差分的两条支路分别由I/Q两路并联而成,每一路均使用两层或多层共源共栅晶体管;I/Q两路在漏极直接相连,形成电流加和。逆D类放大单元的四相LO使用25%占空比的LO信号,由静态与逻辑门控制,从共源管的栅极输入。该射频发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包括四相二分频LO信号产生电路,LO驱动/控制电路,以及上述逆D类功率单元。本发明的射频发射前端的输入-输出响应具有良好的单调性和一致性,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和可重构性,制造成本低,是一种高性能的全数字正交上变频发射机。

    一种采用延迟控制泄放支路的差分E类功率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29783.9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延迟控制泄放支路的差分E类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在差分支路设置并联的晶体管组成电流泄放支路,在泄放支路的信号控制端接入电感使控制信号产生相位延迟。本发明利用辅助泄放支路以降低寄生电阻的影响,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利用电感对控制信号进行延迟,以优化晶体管在不同时间的功率损失。本发明的E类功率放大器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便于在片集成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