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894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79182.0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58 , B64C1/38 , B64C21/04 , B64C2230/16 , B64D13/006 , B64G1/50 , F15D1/008 , F42B10/38 , F42B10/40 , F42B10/46 , F42B1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与减阻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在超高速飞行器的腔体内部设置冷源,腔体壁面设置若干微孔,在驱动力作用下冷源呈高压气体状自微孔射出,在腔体外表面形成气膜。该气膜不仅能够对超高速飞行器进行热防护,而且能够有效减少飞行器与外界气体的粘阻,有助于减缓或消除热障现象,从而提高超高速飞行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系统采用冷源驱动装置,包括空气泵、冷源储存器与缓冲器;工作状态时,空气泵向冷源储存器提供压缩空气,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冷源进入缓冲器并气化,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自微孔喷出形成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03856.1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主动式热防护系统,包括冷源存储系统、管路系统、异型孔射流阵列、分流腔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其中,液氮经自增压系统增压气化,流入稳压罐,并流经声速管加速后流入飞行器的分流腔中,通过飞行器壁面的射流孔阵列高速喷出,在飞行器壁面形成覆盖在飞行器表面的冷却气膜,达到对飞行器的保护作用。本发明的可显著降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利用现有防热材料就可以耐受10马赫以上速度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温。
-
-
公开(公告)号:CN10460894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79182.0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58 , B64C1/38 , B64C21/04 , B64C2230/16 , B64D13/006 , B64G1/50 , F15D1/008 , F42B10/38 , F42B10/40 , F42B10/46 , F42B1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与减阻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在超高速飞行器的腔体内部设置冷源,腔体壁面设置若干微孔,在驱动力作用下冷源呈高压气体状自微孔射出,在腔体外表面形成气膜。该气膜不仅能够对超高速飞行器进行热防护,而且能够有效减少飞行器与外界气体的粘阻,有助于减缓或消除热障现象,从而提高超高速飞行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系统采用冷源驱动装置,包括空气泵、冷源储存器与缓冲器;工作状态时,空气泵向冷源储存器提供压缩空气,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冷源进入缓冲器并气化,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自微孔喷出形成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93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17810.6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度在1微米以上的锇膜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玻璃基片上用PVD法镀铬膜,再在铬膜上用PVD法镀一层导电系数高、化学稳定性好的金膜,然后在金膜上电镀锇膜而成。电镀分次进行、从而使锇膜厚度达到1微米以上。本发明的锇膜可用于制备空间原子氧环境探测器,解决了传统的PVD方法淀积锇膜容易发生开裂现象以及锇层镀不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623858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107057.1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与减阻系统。该系统包括冷源、冷源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腔体壁面的微孔;冷源驱动装置包括空气泵、冷源储存器与缓冲器;工作状态时,空气泵向冷源储存器提供压缩空气,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冷源进入缓冲器并气化,气体自缓冲器出口喷入过渡层,然后自外表面层的微孔喷射出腔体形成气膜。利用该系统不仅能够对超高速飞行器进行热防护,而且能够有效减少飞行器与外界气体的粘阻,有助于减缓或消除热障现象,从而提高超高速飞行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1348645Y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20178012.3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2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本玻璃钢真空容器等离子体环境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真空容器,等离子源,抽气子系统;真空容器包括有真空封盖大门,容器体,真空封盖大门通过铰链联接到容器体上;容器体的另一端端部中心部位通过阀门与等离子体源连接,端部的上方有供液氮流出热沉的出口装置,正下部有供液氮进入热沉的进口装置;容器体上方有用于各种测量使用的法兰接口,容器体的中间水平位置上有用于观察内部环境的玻璃窗;真空容器的下部有用于支撑的支座,容器采用卧式方式固定在支座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获得清洁真空环境,而且满足了在10SCCM流量下获得压力≤1.3×10-3Pa的工作真空度要求。在小气量注入的条件下还能达到更高的真空度,可以到10-6Pa量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