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3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7938.2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C09D5/33 , B05D1/36 , B05D3/02 , B05D7/00 , C09D7/61 , C09D133/00 , C09D183/04 , C09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吸收高发射辐射制冷涂层材料,包括底涂层和面涂层,底涂层包括不同粒径的BaSO4和成膜物质,面涂层包括面层填料和成膜物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不同粒径的BaSO4、成膜物质和溶剂进行分散混合,得到底层浆料,过滤后得到底层涂料;将面层填料、成膜物质和溶剂进行分散混合,得到面层浆料,过滤后得到面层涂料;将底层涂料喷涂于基材表面,后将面层涂料喷涂于底层涂料表面;固化,得到涂层。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太阳光谱反射性能和大气窗口的高红外辐射性能,以及较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可应用于高端光学仪器探测、通信电子、石油化工、节能建筑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517720.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等离子喷涂的正钛酸锌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航天器热控涂层填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氧化锌粉体与二氧化钛粉体按摩尔比2.05‑2.15:1混合均匀,进行等离子球磨处理,得到预活化的混合粉体;将所述预活化的混合粉体加热到800‑900℃,反应得到正钛酸锌粉体;在步骤S2制备得到的正钛酸锌粉体中加入去离子水以及润湿分散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正钛酸锌溶液;将所述正钛酸锌溶液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过筛,得到适用于等离子喷涂的正钛酸锌粉体。适用于等离子喷涂的正钛酸锌粉体,的球形度和粒径适合等离子喷涂实施,可实现无需粘接剂将材料直接强附着于基材表面,且具有较好的光谱反射性能和红外发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1338496.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将稀土硝酸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B溶液;将A溶液滴加至硅溶胶中,得到C溶液;将B溶液滴加至C溶液中,得到D溶液;将D溶液回流后降至室温,得到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其太阳吸收比为0.21~0.25,经1000ESH真空紫外辐照后,太阳吸收比变化≤0.02,经50keV、1.5×1016p/cm2真空‑质子辐照后太阳吸收比变化≤0.07。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硅酸盐粘接剂的太阳吸收比和空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38496.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将稀土硝酸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B溶液;将A溶液滴加至硅溶胶中,得到C溶液;将B溶液滴加至C溶液中,得到D溶液;将D溶液回流后降至室温,得到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间稳定型硅酸盐粘接剂,其太阳吸收比为0.21~0.25,经1000ESH真空紫外辐照后,太阳吸收比变化≤0.02,经50keV、1.5×1016p/cm2真空‑质子辐照后太阳吸收比变化≤0.07。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硅酸盐粘接剂的太阳吸收比和空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72686.9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太阳吸收比有机热控涂层及制备方法。涂层包括:底涂层、中涂层和面涂层三部分;所述底涂层、中涂层、面涂层均以空间稳定型有机硅树脂为黏结剂;所述底涂层中选择正钛酸锌为涂层填料,正钛酸锌形貌为球形、粒径为1~3μm、纯度≥99.99%、颜剂比为3~5;所述中涂层采用稀土氧化物为涂层填料,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铕、氧化钇、氧化钐、氧化钆中的一种或多种,稀土氧化物形貌为球形、粒径为3~5μm、纯度≥99.99%、颜剂比为3~5;所述面涂层选择氧化锌为涂层填料,氧化锌形貌为球形,填料粒径50~200nm、纯度≥99.99%、颜剂比1.5~3.5。本发明大幅度增加了对太阳光不同光谱能量的散射能力和真空紫外辐照稳定性,使之能够满足现代新型航天器高精度、长寿命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57130.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C09D1/00 , B64G1/50 , B64G1/52 , B64G1/54 , C09D5/00 , C09D7/62 , C09D7/61 , C09D1/02 , C09D5/33 , B05D5/00 , B05D7/00
Abstract: 一种低吸收高发射耐大剂量电离辐照热控涂层及制备方法,涉及航天器热控涂层领域,热控涂层包括在基材表面依次设置的底涂层、中涂层和面涂层;底涂层包括硫酸钡、氧化铈、和黏结剂;中涂层包括空心玻璃微珠、黏结剂、和无机分散剂;面涂层包括氧化铟锡、黏结剂。大幅度增加了对太阳光不同光谱能量的散射能力和真空电离辐照的耐受性,使之能够满足现代新型航天器高精度、长寿命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171512.0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B05D7/24 , B05D7/00 , B05D3/12 , C09D163/0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无机热控涂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结合强度的方法,采用一种连结涂层以提高无机热控涂层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连接涂层的黏结剂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可以提出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良好结合强度,连接涂层的纳米氧化铝或氧化硅填料可以与无机热控涂层中的硅氧键连接形成铝氧硅或硅氧硅结构,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从而连接涂层提高了无机热控涂层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6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07274.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4 , C09D1/02 , C09D5/18 , C09D7/61 , C09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气动冲刷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底层涂料、中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在底层涂料提供隔热性能,面层具有低吸收低发射性能,当外部热量进入涂层后导致大量热量聚集堆积在底层表面,堆积热量造成对热控面层的破坏,使涂层无法在满足热控性能的同时通过高温、高速、气动热烧蚀测试试验,通过对涂层多层结构结合力、耐热性、导热性匹配设计,设计增加有机中层,使中层具备较高的导热系数与耐热性能,起到将热量在面层和底层之间快速传导的作用,同时通过添加比热容值相对较高的氧化铝等耐高温填料,提高涂层的热容和耐热性,分散面层堆积的热量,保障复合涂层的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067811.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C09D183/16 , C09D7/62 , C09D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涂层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空间消杂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所述涂料包括铜铬黑、硅藻土、聚硅氮烷和有机溶剂。本申请利用以聚硅氮烷粘接剂为树脂基体、配合具有耐高温、高吸收特性的铜铬黑以及耐高温且具有表面消光作用的硅藻土制备消杂光涂料并形成涂层,常温下呈现有机树脂润湿特性并可固化,从而实现不用喷砂与酸洗等前处理即可直接涂覆高温金属合金等基材。当遇到高温工况下,聚硅氮烷转为无机态,从而保障消杂光涂层高温下的持续工作,根本上保障了涂装结构尺寸与耐高温性能两全的实际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02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1515651.5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C09D5/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谱反射性高红外发射率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航天器热控涂层填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按照摩尔比0.2‑0.4:1:1.2‑1.4:1‑1.5称取第一空心二氧化硅微球、第二空心二氧化硅微球、第三空心二氧化硅微球和稀土氯化盐;将所有空心二氧化硅微球与去离子水以及分散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到A组分;将稀土氯化盐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制备得到B组分;在水浴加热环境下,保持对A组分进行搅拌,将B组分滴加至A组分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4‑8h,得到C组分;对C组分进行回流,向C组分中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8.5‑9.5,继续对C组分回流2‑4h后,静置陈化制得D组分;取出D组分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