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13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050950.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亲水炔碳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膜基底和选择分离层;选择分离层由新型炔碳材料与含多巴胺结构有机物、聚乙烯亚胺共混沉积而成,新型炔碳材料具有超亲水的材料表面以及2‑5nm的固有孔道,含多巴胺结构有机物能发生自聚合反应,涂敷在炔碳材料表面增强其黏附性及亲水性,聚乙烯亚胺与黏附在炔碳材料表面的多巴胺聚合有机物能发生迈克尔加成/席夫碱反应在基底表面生成涂层,然后采用交联剂在高温条件下对复合膜表面进行交联,即得到超亲水炔碳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对水中多种染料和天然有机物都具有很高的截留率和渗透通量,同时具有超亲水的复合膜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959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0527.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高通量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膜基底和通过气‑液界面聚合生长在多孔基膜孔口的类帽状纳米凸起结构的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共价有机骨架材料为亚胺类二维层状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结构。采用含有醛基单体的水相在多孔基膜表面构建界面聚合反应所需的液面,膜下方的氨基单体在受热的条件下迅速升华,上升的氨基小分子有机物与膜表面液滴中的醛基小分子有机物发生席夫碱缩合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即获得超高通量的共价有机骨架复合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对水中多种染料分子都具有很高的截留率,同时具有超高的渗透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37338.1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薄层水处理复合膜及其绿色化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基膜以及原位生长在多孔基膜表面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为利用涂布法在水/离子液体界面绿色化制备的二维聚合物网状结构。采用涂布法将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酰氯单体与浸渍在基膜表面的胺基单体反应,即得到种高性能薄层水处理复合膜。本发明通过使用疏水性离子液体替换VOC作酰氯单体的溶剂,利用其低挥发性构建尖锐稳定的两相界面,制备了超薄高性能的选择性分离层,并创造性的将刮涂法与界面聚合相结合,在实验室制备出了大面积薄层水处理复合膜,有极大的工业放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0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494490.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基膜以及原位生长在多孔基膜表面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为利用低温法法在有机溶剂‑水/冰界面制备的二维聚合物网状结构。利用低温法降低浸渍胺基单体的基膜表面温度,然后使得胺基单体和酰氯单体在有机溶剂‑水/冰界面发生聚合反应,即得到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本发明通过将界面聚合过程看成是“传质‑传热‑反应”的耦合过程,其中单体的分子扩散是传质过程,反应热的转移是传热过程,单体的聚合是反应过程。本发明通过调整固有温度来有效控制三个过程,形成表面更光滑、通量更高、厚度更小的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732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22878.9
申请日:2024-01-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强疏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与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铸膜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其中包括粘结剂及某种石墨基碳材料,将铸膜液以真空辅助溶剂挥发法制备成膜,再在50~100℃下促进粘结剂中溶剂的挥发和其与石墨基碳材料的粘合,得到高通量、强疏水的微孔复合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绿色环保,为其实现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813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0950.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亲水炔碳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膜基底和选择分离层;选择分离层由新型炔碳材料与含多巴胺结构有机物、聚乙烯亚胺共混沉积而成,新型炔碳材料具有超亲水的材料表面以及2-5nm的固有孔道,含多巴胺结构有机物能发生自聚合反应,涂敷在炔碳材料表面增强其黏附性及亲水性,聚乙烯亚胺与黏附在炔碳材料表面的多巴胺聚合有机物能发生迈克尔加成/席夫碱反应在基底表面生成涂层,然后采用交联剂在高温条件下对复合膜表面进行交联,即得到超亲水炔碳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对水中多种染料和天然有机物都具有很高的截留率和渗透通量,同时具有超亲水的复合膜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4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543680.2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D71/56 , B01D61/0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窄孔径镁离分离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超滤基底以及原位生长在多孔基底表面的聚酰胺材料的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材料为利用界面聚合在胺单体分子‑有机溶剂界面反应生成的二维聚合物全网状交联结构。利用胺单体高饱和蒸气压的特性,将固体胺分子吸附在多孔超滤基底表面,使得胺单体和酰氯单体在固‑液界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便可获得窄孔径镁离分离纳滤膜。本发明完全消除了界面聚合过程中酰氯水解的副反应,同时胺类单体的紧凑排列可以使聚合反应更加密集和有序,从而实现窄孔径分离膜的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滤膜不仅可用于高效的镁离分离,在稀土浓缩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43680.2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D71/56 , B01D61/0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窄孔径镁锂分离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超滤基底以及原位生长在多孔基底表面的聚酰胺材料的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材料为利用界面聚合在胺单体分子‑有机溶剂界面反应生成的二维聚合物全网状交联结构。利用胺单体高饱和蒸气压的特性,将固体胺分子吸附在多孔超滤基底表面,使得胺单体和酰氯单体在固‑液界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便可获得窄孔径镁离分离纳滤膜。本发明完全消除了界面聚合过程中酰氯水解的副反应,同时胺类单体的紧凑排列可以使聚合反应更加密集和有序,从而实现窄孔径分离膜的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滤膜不仅可用于高效的镁离分离,在稀土浓缩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94490.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多孔基膜以及原位生长在多孔基膜表面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选择性分离层为利用低温法法在有机溶剂‑水/冰界面制备的二维聚合物网状结构。利用低温法降低浸渍胺基单体的基膜表面温度,然后使得胺基单体和酰氯单体在有机溶剂‑水/冰界面发生聚合反应,即得到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本发明通过将界面聚合过程看成是“传质‑传热‑反应”的耦合过程,其中单体的分子扩散是传质过程,反应热的转移是传热过程,单体的聚合是反应过程。本发明通过调整固有温度来有效控制三个过程,形成表面更光滑、通量更高、厚度更小的高通量超薄聚酰胺纳滤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