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0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2608.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IPC: B01J23/755 , C01B3/40 , B01J35/30 , B01J37/03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碳酸盐热解二氧化碳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气的高熵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高熵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将混合盐溶液和碱源溶液在成核反应器中成核、再经过晶化、洗涤、干燥、研磨以及高温焙烧得到。本发明所制备的高熵复合金属氧化物用于以碳酸盐热解工业尾气CO2与CH4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超高温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合成气,同时实现对碳酸盐热解过程余热的充分利用和CO2的资源化转化,为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高熵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488340.8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锌双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内源法构筑了花状结构的钴锌铝水滑石,通过原位拓扑还原过程得到了结构独特的氧化锌修饰的钴锌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加氢脱氧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反应中,可在远低于已报道催化体系的温度下实现催化反应的高效进行。本发明制备的钴锌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的分散性以及独特的几何(氧化锌修饰的CoZn合金)和电子结构(CoZn合金间的电子转移),催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循环稳定性,在能源化工、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8169.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含碳酸盐原料热解生产CO2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含碳酸盐原料热解生产CO2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碳酸盐原料热解生成的CO2与甲醇混合,在催化剂和脱水剂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碳酸二甲酯;所述催化剂为Fe0.05Ce0.95O2纳米棒催化剂或Co0.05Ce0.95O2纳米棒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基于含碳酸盐原料热解生成的CO2,和甲醇反应,制备得到应用价值高的碳酸二甲酯,避免了含碳酸盐原料在热解时直接将产生的大量CO2排入大气中,而是将其转化为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碳酸二甲酯,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71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55042.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及其在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该方法以铜锌锆三元共沉淀物为前体,经过焙烧、还原制备得到复合载体Cu/ZnO/ZrO2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载体Cu/ZnO/ZrO2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热稳定性强的优势,将此催化剂应用于真实条件下水煤气变换反应中,可实现对于一氧化碳的高效转化以及良好的制氢能力,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33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26622.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08 , B01J37/18 , C01B3/16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金属协同效应的镍钴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应用。本发明第一步通过恒定pH值法制备出晶相单一的层状水滑石前体,有利于多种元素的分散和稳定;第二步在空气气氛中焙烧水滑石形成双金属氧化物,导致层状结构发生改变;最后在还原气氛中焙烧还原制得镍钴合金催化剂,该合金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本发明利用水滑石结构拓扑转变得到的合金催化剂具有活性组分分散度高,组成结构均一且可调控,热稳定性高,循环性强等特点。该催化剂通过在纯镍中引入钴元素,分割镍位点,可有效降低反应温度,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对CO的高效转化,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40064.4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2C1/04 , B01J27/057 , B01J35/10 , C07D30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水滑石外源法制备Ni-M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的应用。该方法为:首先将镍铝水滑石在丙酮水溶液中洗涤分散得到超薄镍铝水滑石,用外源引入的方法将超薄镍铝水滑石和纳米金属粉末研磨混合,然后通过原位氢气氛下焙烧还原,最终产物在氮气氛中降温到室温得到负载型Ni-M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Ni-M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组分均一,活性组分高分散等特点,其表面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反应物在吸附时只能通过特定官能团的活化吸附,反应选择性高。将其应用于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的反应中,可实现对于糠醛的高效转化以及高选择性,并且催化剂热稳定性高,循环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4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237871.4
申请日:2016-04-1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3/835 , C07D307/44 , C07C29/141 , C07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滑石前驱体法制备M‑Sn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含Ni或者Co的水滑石前体;然后以沉淀法或者浸渍法将含Sn的化合物分散于水滑石前体上;最后低温慢速升温原位还原制得高分散负载型M‑Sn金属间化合物。制得的M‑Sn金属间化合物中活性组分的晶粒尺寸为纳米级别,且纳米级别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设备工艺简单、产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将制得的M‑Sn金属间化合物应用于催化不同的不饱和烯醛/酮选择性加氢生产不饱和烯醇的反应,催化剂稳定性好,反应物转化率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加氢选择性,不饱和烯醇产率均高于同类型催化剂,而且对不同的不饱和烯醛/酮加氢活性与选择性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849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7315.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碳酸盐原位加氢炼制装置,包括反应单元、气体进料单元、固体进料单元以及分离收集单元,其中,反应单元包括回转窑反应器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能够加热回转窑反应器内的物料;气体进料单元包括氢气源和氮气源,固体进料单元包括固体原料料仓和进料器;分离收集单元包括固体产物料仓和气体收集管路。本发明的碳酸盐原位加氢炼制装置,实现了碳酸盐原位加氢炼制过程的连续生产,碳酸盐原位加氢炼制反应温度低,原料利用率高、煅烧完全、产物质量均匀,品质好,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且能够实现合成气的联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50811.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甘油氧化制备甘油酸的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为:(1)通过水热法合成单斜相二氧化锆;(2)将二氧化锆作为前驱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引入铂元素分散在二氧化锆表面;(3)通过还原气氛热还原处理制备得到负载型Pt/ZrO2催化剂。将此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备甘油酸的反应中,显著提高了α‑C‑H和O‑H键的裂解能力以及氧的活化吸附能力,实现了对于甘油的高效转化(转化率>94%)和甘油酸的高选择性(选择性>69%)。该催化剂还可实现多种羟基酸的制备,并扩展至其他生物质多元醇的选择性氧化过程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便于操作,生产原料易得,具有良好的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01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322587.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3/882 , B01J37/10 , B01J37/02 , B01J37/18 , C07D30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为:(1)通过尿素法合成层状钴铝水滑石前体;(2)通过外源浸渍法,将含钼酸盐分散于层状钴铝水滑石前体上,干燥完全除去溶剂;(3)最后在还原气氛下经原位焙烧共还原得到负载型钴钼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钴钼催化剂中的Co被MoOx部分包覆,具有特殊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可以抑制高活性的Co对乙酰丙酸加氢反应的过加氢作用,使其只能加氢生成γ‑戊内酯,而减少开环产物的生成。本发明制得的钴钼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均一、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热稳定性高、以及循环稳定性强的优势,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