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2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0930356.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原位嵌入分子聚集体和随后高温热解的方法,在保持原有MOF形貌的前提下,旨在通过改变小分子的用量,来调控骨架孔道结构和C‑N键断裂程度,并首次实现边缘活性位点数目和单原子周围化学环境的调控,从而获得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采用合适的小分子用量,得到比表面积为1392.91m2/g的ORR催化剂,在0.1M KOH中的半波电位可达到0.915V(vs.RHE),优于商业铂碳和同类材料的催化性能。因此,该发明实现了原子级的活性位点调控和分子级的结构调控,为合理设计高性能的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0356.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33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原位嵌入分子聚集体和随后高温热解的方法,在保持原有MOF形貌的前提下,旨在通过改变小分子的用量,来调控骨架孔道结构和C‑N键断裂程度,并首次实现边缘活性位点数目和单原子周围化学环境的调控,从而获得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采用合适的小分子用量,得到比表面积为1392.91m2/g的ORR催化剂,在0.1M KOH中的半波电位可达到0.915V(vs.RHE),优于商业铂碳和同类材料的催化性能。因此,该发明实现了原子级的活性位点调控和分子级的结构调控,为合理设计高性能的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