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6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51121.3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营配网末端设备公共信息模型的数据互操作应用。所述应用包括:设计基于IEC‑CIS的营配网末端设备数据互操作服务应用的统一接口规范体系;研究营配网末端设备数据互操作服务应用架构;研发营配网末端设备数据互操作服务应用。本发明针对当前在低压配网建模与营销侧设备及营销服务网点建模时,工作开展分部门、分阶段实施,导致数据采集和建模工作彼此孤立的问题。在统一接口体系的约束指导下,开展营配网末端设备数据互操作服务应用的框架体系研究,从而打破现有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壁垒,实现对营配网末端设备的高效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869467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675421.2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4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销服务网点投资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需要进行投资合理性分析的营销服务网点;s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投资合理性分析指标项设计;将设计的多个指标项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第一组权重向量;s3.获取对应的营销服务网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矩阵;模糊评价矩阵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到第二组权重向量;s4.将第一组权重向量和第二组权重向量,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得到第三组权重向量,即组合权重向量;s5.结合第三组权重向量和模糊评价矩阵,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对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排序,依据排序结果给出最终结论。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18255.9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模型测试与管理方法及系统,读取EA格式的公共信息模型CIM,利用EA格式解析器进行解析后生成内存中的CIM;对所述内存中的CIM的命名规则以及关系使用规则进行验证,生成验证结果;对所述内存中的CIM的规模进行统计,获得所述内存中的CIM的模型规模;将所述内存中CIM转换为Word文档格式的CIM。基于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对CIM命名规则验证、关系使用规则验证、模型规模自动统计、模型格式自动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85760.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服务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作业客户端,包括:当接收到供电服务的处理请求时,解析所述处理请求的类型;依据所述处理请求的类型,将所述处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类型对应的处理模块;在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处理模块下选取与所述类型对应的目标微应用,依据所述目标微应用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上述的处理方法,当接收到供电服务的处理请求时,将所述处理请求在所述移动作业客户端进行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处理不同的供电服务请求时,终端系统间频繁切换、操作较为复杂,无法满足快速处理供电服务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306195.0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线路损耗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线路损耗异常的第一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包括线路、台区和大用户;分析导致所述第一对象线路损耗异常的主要因素;采用偏相关性分析和趋势判断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述主要因素中的各个分类水平按显著程度排序。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线损的分析,对线损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2035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315444.2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线损异常原因的判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应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需要采集电力数据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台区的线损数据,根据目标台区的线损数据判断目标台区是否存在线损异常,如果判定目标台区存在线损异常,进一步需要提取目标台区的表征目标台区运行与维护情况的线损核心指标,然后调用预训练得到的异常线损诊断模型,将目标台区的线损核心指标输入异常线损诊断模型,判别造成目标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本发明提供的判别方法,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使判别方法实现数据化、标准化,降低对业务人员个人工作经验的依赖,为业务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线损管理,减少电能的浪费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156983.1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扩执行效率的分析方法,包括: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影响预设的历史业扩工单的不同环节耗时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影响显著的因素;并将影响显著的因素在不同的水平下对不同环节耗时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获得影响显著的因素的极端水平。剔除预设的历史业扩工单中的极端水平对应的异常工单,得到正常工单,进而计算正常工单执行环节的最优时限,并依据最优时限识别出预设的历史业扩工单和正在执行的工单中的长耗时工单和正常耗时工单,并对识别出的正在执行的工单中的长耗时工单进行报警。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不仅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可以对离散的数据进行分析,还避免了专家经验法客观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0157304.2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工单处理策略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设定时间区间和设定地理范围内的同一类型工单的数据信息;依次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方差分析处理和对应分析处理,得到影响工单处理时长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的不同取值与工单处理时长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根据所述同一类型工单,预测得到设定时间段内所述设定地理范围内的所述同一类型工单的数量;根据关键影响因素的不同取值与工单处理时长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同一类型工单的数量,以及用于处理所述同一类型工单的资源信息,生成工单处理策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生成的工单处理策略提前安排资源调度,提高工单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17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060833.0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负荷渗透率的估算方法及装置,首先分别对不同天气类型的主网负荷特征曲线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特征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主网负荷特征曲线和光伏发电功率的显式表达式;通过面积积分法求取不同天气类型和不同时间段售电量理论值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的理论值;再基于待计算月度的晴天天数,售电量和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电量,计算晴天以及晴天预设时间段的分布式光伏负荷渗透率,从而得到更细维度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负荷渗透率,更好的反映了不同天气类型和时间段分布式光伏对电网负荷的影响,能够支撑电力公司准确评估分布式光伏对主网负荷运行的影响,进而促进电网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306195.0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线路损耗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线路损耗异常的第一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包括线路、台区和大用户;分析导致所述第一对象线路损耗异常的主要因素;采用偏相关性分析和趋势判断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述主要因素中的各个分类水平按显著程度排序。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线损的分析,对线损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