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37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780030332.6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4/70 , C08F4/02
Abstract: 公开了催化剂系统,制备催化剂系统的方法,和聚合至少一种包含乙烯的烯烃单体以形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方法。聚合方法使用催化剂系统,其可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式I的二亚胺络合物,其中M是Ni、Pd或Pt;第一活化剂,如有机铝化合物;和第二活化剂,其包括用吸电子阴离子化学处理的固体氧化物,如氟化二氧化硅‑氧化铝。发现这种络合物可以以提供聚合乙烯以形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活性催化剂系统的方式被活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80054.5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7C2/36 , C07C11/02 , C07C11/107
Abstract: 一种方法,其包括a)接触(i)乙烯,(ii)包括1)杂原子配体铁盐络合物或杂原子配体和铁盐的催化剂系统,(iii)氢气和(iv)任选地有机反应介质;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其中1)所述低聚物产物的舒尔茨-弗洛里K值为0.4到0.8,并且2)所述低聚物产物包括(a)少于1wt.%的聚合物,(b)少于1wt.%的具有大于7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少于1wt.%的重均分子量大于1000g/mol的化合物或(d)其任何组合,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比按所述低聚物产物的总重量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75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80065422.6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7C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2 , B01J31/1815 , B01J2231/20 , B01J2531/0244 , B01J2531/842 , B01J2531/845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7C2531/30 , C10G50/00 , C07C11/02
Abstract: 低聚烯烃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催化剂体系,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a)过渡金属络合物,其是络合至吡啶双亚胺配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b)烷基金属;并且通过调整i)反应器中过渡金属络合物的过渡金属的浓度,ii)反应器中烷基金属的金属浓度,iii)反应器中烷基金属的金属与过渡过渡金属络合物的金属的摩尔比,和iv)其任何组合控制烯烃低聚物产物分布K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780080054.5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7C2/36 , C07C11/02 , C07C11/107
Abstract: 一种方法,其包括a)接触(i)乙烯,(ii)包括1)杂原子配体铁盐络合物或杂原子配体和铁盐的催化剂系统,(iii)氢气和(iv)任选地有机反应介质;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其中1)所述低聚物产物的舒尔茨‑弗洛里K值为0.4到0.8,并且2)所述低聚物产物包括(a)少于1wt.%的聚合物,(b)少于1wt.%的具有大于7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少于1wt.%的重均分子量大于1000g/mol的化合物或(d)其任何组合,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比按所述低聚物产物的总重量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1231.0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4/6592 , C08F4/70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总体上特征在于密度小于0.94g/cm3和反向短支链分布的乙烯均聚物。这些均聚物的特征还可以在于:Mw/Mn比为2到100,短支链数量为每1000个总碳原子2个到20个短支链,并且其中所述短支链中至少50%是甲基支链。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80623.6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7C2/32 , C07C11/02 , C07C11/107
Abstract: 方法包含A)向反应区中连续引入i)乙烯、ii)铁盐、iii)吡啶双亚胺、iv)有机铝化合物,和v)有机反应介质,和B)在所述反应区中形成低聚物产物,所述反应区具有i)在5×10-4mmol/kg至5×10-3mmol/kg范围内的所述铁盐的铁浓度、ii)在300:1至800:1范围内的所述有机铝化合物的铝与所述铁盐的铁的摩尔比、ii)在750psig至1200psig范围内的乙烯分压、iv)在0.8至4.5范围内的乙烯与有机反应介质的质量比、v)在75℃至95℃范围内的温度,和任选地vi)至少5psi的氢分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80080378.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nventor: S·M·比索夫 , B·L·斯马尔 , R·W·斯内尔 , R·D·努森 , E·J·奈特梅尔 , O·L·悉多拉 , J·N·萨瑟兰 , B·E·柯瑞斯奇尔 , W·J·菲舍尔 , M·F·米尔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成低聚物产物的方法,包括(a)将下述引入反应区(i)乙烯;(ii)杂原子配体金属盐络合物,其包含与第一金属盐络合的杂原子配体;(iii)第二金属盐,其中第二金属盐与杂原子配体金属盐络合物的杂原子配体的当量摩尔比为至少0.5:1,并且其中第二金属盐为铁盐、钴盐或任何组合;(iv)有机铝化合物;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本文还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a)向反应区引入(i)乙烯;(ii)杂原子配体;(iii)金属盐,其中金属盐与杂原子配体的当量摩尔比至少为1.5:1;(iv)有机铝化合物;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32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80081706.9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188 , B01J31/143 , B01J2231/20 , C07C2/30 , C07C2/36 , C07C2531/14 , C07C2531/18 , C07C2531/34 , C07F9/46 , C07F9/5004 , C07F9/5022 , C07F11/005 , C08F4/69068 , C08F110/02 , C07C11/107
Abstract: 描述了N2?氧膦基甲脒化合物和N2?氧膦基甲脒金属盐络合物。还公开了用于制造N2?氧膦基甲脒化合物和N2?氧膦基甲脒金属盐络合物的方法。还公开了利用N2?氧膦基甲脒金属盐络合物的催化剂系统,以及N2?氧膦基脒化合物和N2?氧膦基脒金属盐络合物用于烯烃的低聚和/或聚合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780080623.6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PC: C07C2/32 , C07C11/02 , C07C11/107
Abstract: 方法包含A)向反应区中连续引入i)乙烯、ii)铁盐、iii)吡啶双亚胺、iv)有机铝化合物,和v)有机反应介质,和B)在所述反应区中形成低聚物产物,所述反应区具有i)在5×10‑4mmol/kg至5×10‑3mmol/kg范围内的所述铁盐的铁浓度、ii)在300:1至800:1范围内的所述有机铝化合物的铝与所述铁盐的铁的摩尔比、ii)在750psig至1200psig范围内的乙烯分压、iv)在0.8至4.5范围内的乙烯与有机反应介质的质量比、v)在75℃至95℃范围内的温度,和任选地vi)至少5psi的氢分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099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80378.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Inventor: S·M·比索夫 , B·L·斯马尔 , R·W·斯内尔 , R·D·努森 , E·J·奈特梅尔 , O·L·悉多拉 , J·N·萨瑟兰 , B·E·柯瑞斯奇尔 , W·J·菲舍尔 , M·F·米尔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成低聚物产物的方法,包括(a)将下述引入反应区(i)乙烯;(ii)杂原子配体金属盐络合物,其包含与第一金属盐络合的杂原子配体;(iii)第二金属盐,其中第二金属盐与杂原子配体金属盐络合物的杂原子配体的当量摩尔比为至少0.5:1,并且其中第二金属盐为铁盐、钴盐或任何组合;(iv)有机铝化合物;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本文还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a)向反应区引入(i)乙烯;(ii)杂原子配体;(iii)金属盐,其中金属盐与杂原子配体的当量摩尔比至少为1.5:1;(iv)有机铝化合物;以及(b)形成低聚物产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