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自备电厂多类型发电机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233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771245.4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0 Y02P80/11 Y04S10/54

    Abstract: 一种钢铁企业自备电厂多类型发电机组联合优化调度的方法,属于钢铁企业能源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在构建机组能耗特性模型中考虑了燃料种类、煤气掺烧量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在不同煤气掺烧下进行拟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在构建优化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燃料价格、分时电价及富余煤气动态变化对于发电成本的影响,同时考虑了电力平衡约束、发电机组自身运行约束、外购电量约束、煤气供给约束和变负荷速率限制等各种约束条件,保证发电计划的可执行性。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所述模型优化求解,能够很好解决自备电厂多机组发电调度具有髙维数、非凸、非线性、多约束的问题,实现了电力生产优化与外购的合理化,富余煤气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供电成本。

    基于综合效益分析的企业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9506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6771.7

    申请日:2013-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Y02P80/10 Y02P80/11

    Abstract: 一种基于综合效益分析的企业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企业电网无功优化调度领域。企业电网调度中心通过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无功优化调度策略,全局协调发电机励磁、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设备,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出发电机无功出力大小、有载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设备的最优投切状态和投切容量,确定无功补偿设备投入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容量等。优点在于:综合考虑发电机无功出力、补偿设备补偿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每种调节方法的成本和有功网损的费用;通过对用电设备历史数据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建模负荷模型,利用负荷模型对要优化时段的负荷进行预测。

    工业企业用电负荷优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76026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337037.X

    申请日:2011-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1

    Abstract: 一种工业企业用电负荷优化系统,属于企业电力负荷调度领域。一种工业企业用电负荷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硬件包括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PC、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等,应用服务器与实时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应用服务器与关系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存储与读取,客户端PC与应用服务器连接进行信息交互;应用模块上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块、需量计算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需量预测与控制模块、负荷控制方案与报警信息管理模块、需量分析模块、分时电费分析优化模块。优点在于,通过需量分析和分时电费分析优化,制定企业未来最小成本的用电计划,达到移峰平谷、平衡负荷、增加用电设备寿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目的。

    一种钢铁企业发电成本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7552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10598477.X

    申请日:2013-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30 Y04S10/54

    Abstract: 一种钢铁企业发电成本优化的方法,属于钢铁企业综合节电技术领域。步骤包括:确定需要进行发电成本优化的调度周期T,获取机组发电成本优化参数;获取用于日前发电计划编制的网络断面;确定周期内考虑煤气掺烧情况下的发电机组燃料成本;根据企业机组能耗,外购电成本及外送电收益实际情况建立以全系统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依据优化求解获得企业自发电机组出力,外购电量,外送电量的结果等。优点在于,可满足生产负荷需要、发电机组出力、线路传输容量等任务,同时保证企业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负荷预测曲线,生产和检修计划,进一步优化调整自发电出力,以及自发电和外购电的比例关系,使企业发电成本最小。

    钢铁企业自备电厂多类型发电机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2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71245.4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0 Y02P80/11 Y04S10/54 G06Q10/06312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钢铁企业自备电厂多类型发电机组联合优化调度的方法,属于钢铁企业能源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在构建机组能耗特性模型中考虑了燃料种类、煤气掺烧量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在不同煤气掺烧下进行拟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在构建优化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燃料价格、分时电价及富余煤气动态变化对于发电成本的影响,同时考虑了电力平衡约束、发电机组自身运行约束、外购电量约束、煤气供给约束和变负荷速率限制等各种约束条件,保证发电计划的可执行性。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所述模型优化求解,能够很好解决自备电厂多机组发电调度具有髙维数、非凸、非线性、多约束的问题,实现了电力生产优化与外购的合理化,富余煤气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供电成本。

    一种钢铁企业电力负荷短期动态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0601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46467.9

    申请日:2013-12-04

    Abstract: 一种钢铁企业电力负荷短期动态预测系统,属于钢铁企业能源预测技术领域。在硬件上包括应用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PC机及连接各计算机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网线、防火墙、路由器设备。应用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外部客户端PC设备连接到路由器上,路由器经过防火墙和交换机相连,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讯。软件系统包括异构数据平台,负荷预测系统两部分,其中,负荷预测系统由负荷分析模块、预测配置模块、负荷预测模块构成。优点在于,综合考虑各用电环节的用电特点、工艺特性、生产计划、检修计划及生产工况信息,分类建立模型,通过预测结果叠加获取总负荷预测值,更符合钢厂的实际,在动态预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信息、工艺节奏和动态工况信息,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蒸汽管网摩阻系数辨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0898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88746.3

    申请日:2011-09-26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蒸汽管网摩阻系数辨识系统,属于蒸汽管网参数辨识计算技术领域。包括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工程师站及应用模块。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与工程师站和应用服务器相连,应用服务器除与关系数据库服务器相连外,还与实时数据库和工程师站相连,保持三者之间数据交换。应用模块包括关系数据库,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结果显示模块,水力热力耦合计算模块和管网磨阻系数辨识模块。优点在于,以管网节点压力或管道流量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平方和所构成的目标函数为准则函数,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蒸汽管网摩阻系数辨识计算,使得管网模型计算更加准确,更加有助于对管网的分析和维护。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转底炉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22465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011054.9

    申请日:2012-0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转底炉仿真系统,属于炼铁的生产仿真技术领域。系统硬件包括计划调度服务器、转底炉仿真服务器,监控显示计算机,用户交互计算机;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计算机之间均由Ethemet局域网络连接;应用模块包括计划调度仿真器、转底炉仿真内核、监控显示模块、用户交互接口模块;其中,计划调度仿真器和关系数据库部署在计划调度服务器上,转底炉仿真内核和关系数据库部署在转底炉仿真服务器上,监控显示模块部署在监控显示计算机上,用户交互接口模块部署在用户交互计算机上;计划调度仿真器通过数据库接口与部署在计划调度服务器上的关系数据库连接,通过TCP/IP协议与转底炉仿真内核进行通讯。优点在于,实现了转底炉仿真系统的通用性,不仅可以仿真转底炉熔融还原的生产过程,还可以模拟转底炉直接还原的生产过程。

    一种钢铁企业配电网重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064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75176.9

    申请日:2012-08-03

    Abstract: 一种钢铁企业配电网重构的方法,属于钢铁企业综合节电领域。钢铁企业配电网采用的是由联络开关连接起来的多环网,本方法首先对配电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结合钢铁企业配电网特点,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最终给出一种钢铁企业配电网重构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上要么过多考虑精度但计算速度不能得到保证,要么过于追求计算速度,从而导致求解陷入局部最优,又或者所得重构结果理论上可行但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等弊端。该方法一方面能够缩短重构时间,短时间内为企业调度人员提供可行的配电网接线方式,从而降低网损,节约用电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结合专家知识和经验,重构之后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