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937691.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绝缘油微水测量的电容加载同轴谐振腔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油水乳浊液介电性质推导得到其等效复介电常数表达式;S2:设计电容加载同轴谐振腔传感器,描述测量原理;S3:为验证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绝缘油微水含量测量实验。本发明基于微波同轴谐振腔技术,实现了绝缘油中微水含量的检测,微波测量方法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可靠性好,可实现现场快速、在线检测,并且操作简单安全,且由于微波传感器的参与可以简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937690.2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λ/4的微波同轴谐振腔的绝缘油微水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Maxwell‑Wagner非均质电介质模型,推导油水乳浊液等效复介电常数表达式;S2:建立λ/4微波同轴谐振腔微水测量关系式;S3:λ/4微波同轴谐振腔绝缘油微水测量传感器设计;S4:λ/4微波同轴谐振腔绝缘油微水测量方法可行性及误差分析。本发明基于微波同轴谐振腔技术,可以实现绝缘油中微水含量的在线监测。该测量方法利用λ/4微波同轴谐振腔对绝缘油中的微水进行测量,可以实现绝缘油中微水含量的在线监测,且该测量方法区别于化学方法,无需试剂,环境适应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测量微水含量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53702.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N2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绝缘油微水测量的同轴谐振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地平面和第二接地平面均为L形结构,第一接地平面和第二接地平面左右对称设置,第三接地平面、辐射平面、蜿蜒线和馈线均设置在第一接地平面和第二接地平面内侧,第一PIN二极管分别于第三接地平面的一端和第一接地平面的顶端连接,第二PIN二极管分别于第三接地平面的另一端和第二接地平面的顶端连接,第一PIN二极管和第二PIN二极管均设置在蜿蜒线上侧,辐射平面设置在蜿蜒线下侧,馈线设置在辐射平面下侧;蜿蜒线为CRLH传输线的弯折结构;馈线及接地平面底部焊接SMA接口。本发明解决了绝缘油中微水含量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差、精度低、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27913.7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N22/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粉浓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同轴谐振腔传感器、测量一次风风粉浓度的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传感器包括:外导体,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外导体的内腔呈圆柱状;内导体,呈圆柱状并设于外导体的内腔中,内导体与外导体的内腔同轴,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形成谐振腔;连接导体,用于连接内导体的端部与外导体的内壁以使内导体与外导体形成短接;耦合激励端口,设于外导体的侧壁上,用于连接谐振腔与外部电路。本申请提供的传感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其应用在一次风风粉测量时,可连续在线高精度感受一次风风粉浓度的变化,并且不受测量风粉两相流温度变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42156.X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固体垃圾调质化学链燃烧抑制二噁英生成的工艺系统,包括送料机、送风机、运料机、补风机、补料机、旋风分离机、排渣机、排渣口、氧化器、反应器和粉碎机;所述排渣机和旋风分离机组成排渣通路,以此来实现对燃烧产物中氧载体的回收,并对反应器中燃烧后的废物残渣进行排除;本发明中,通过氧载体实现了系统内无自由氧燃烧,同时送料机将可将固体垃圾和污泥等燃料送入反应室,实现固体垃圾的调质燃烧;通过燃烧产物回收、补料机补料,氧载体的数量稳定且可满足固体垃圾在实现通过在化学链燃烧无气态氧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S元素降低Cl元素的活性的目的,从源头抑制二噁英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451566.0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1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汽轮机静叶环内可调高度可加热的端壁翼刀,属于汽轮机端壁翼刀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翼刀组件、驱动圈、动力元件、传动组件和加热器,通过动力元件提供给驱动圈动力,驱动圈在安装槽内周向旋转,驱动圈带动传动组件在穿孔内沿静叶环径向移动,以使翼刀组件在凹槽内部和外部移动,实现对翼刀组件高度调节的效果,通过在翼刀组件上设置加热器,实现对翼刀的加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电汽轮机静叶环内可调高度可加热的端壁翼刀,实现了端壁翼刀高度可调节且能抑制二次流损失,翼刀加热后使液膜气化进而形成一层气膜,防止翼刀尾缘液滴破碎,有效缓解动叶的水蚀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481220.5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末级静叶表面汽膜测量及除湿一体化系统,属于汽轮机静叶表面除湿技术领域,包括超声波探测器、信号处理器、仪控终端和加热电阻,通过超声波探测器探测空心静叶上干蒸汽膜厚度,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信号处理后再传递给仪控终端,仪控终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合理控制加热电阻的加热温度或加热量,使干蒸汽膜厚度维持在动态稳定状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末级静叶表面汽膜测量及除湿一体化系统,能及时控制干蒸汽膜的厚度,抑制叶片表面水膜形成,降低湿汽损失,提高汽轮机末级效率和汽轮机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06777.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均质电介质模型的积分修正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M‑W非均质电介质模型;对所述M‑W非均质电介质模型依次进行微分化和一次积分修正,得到一次积分模型;对所述一次积分模型依次进行两次积分修正,得到多次积分模型;根据所述多次积分模型和边界条件确定所述中间参数;将所述中间参数的方程代入所述多次积分模型,并对得到的方程的等式两边取e的指数,得到最终的修正后的非均质电介质等效介电常数模型。本发明利用积分方法对M‑W非均质电介质模型进行了积分修正,从而提高了非均质混合物介电常数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65732.8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电站储能调峰系统,包括发电单元和调节单元,发电单元与第二发电机连接,调节单元包括储能模块和释能模块;储能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储罐、压缩机和第二储罐,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分别与压缩机和发电单元连接,以发电单元中的冷凝水对经过压缩机压缩的二氧化碳降温;释能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储罐、膨胀机和第一储罐,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膨胀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发电机连接;第二换热器分别与膨胀机和发电单元连接,以发电单元中的热蒸汽使经过膨胀机膨胀的二氧化碳升温。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电站储能调峰系统,旨在实现减少压缩气体储能中低压储气室的体积,简化储能结构,减少储能过程中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8847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1394.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叶片振动监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选取叶片的尖端为振动的参考点,使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对准参考点,以获取振动图像;步骤二,将振动图像分解成帧,并对每一帧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步骤三,选取参考点在每一帧的像素坐标,并对像素坐标进行转化,记录参考点转换后的像素坐标,并绘制转化后的像素坐标值与时间t的关系图;步骤四,对关系图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曲线f(t)做傅里叶变化得到F(ω)。将图像采集装置放置于机座,并调整角度使其对准待监测的叶片的参考点,既保证了采集图像的清晰度,亦能够实时采集图像;且采用上述方法,绘制像素坐标值与时间t的关系图,并通过拟合及傅里叶变化得到振动频率ω的组成和占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