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转箱连续清洗机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08899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20686148.1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周转箱连续清洗机,包括清洗机本体,所述清洗机本体设置成上下两层立体式结构;所述清洗机本体的进料口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清洗机本体在进料口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清洗装置、漂洗装置和切水装置;所述清洗机本体上设置有风切装置,且所述风切装置设置在切水装置的后侧;所述清洗机本体在出料口的位置处设置有RFID智能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周转箱连续清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热风风机吹出来的热风通过热风风刀作用在清洗之后的工件上,可以确保周转箱的完全烘干;且设有的RFID智能检测装置可以代替人工检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627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753295.5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技术,包括:自动检测及安装红外掌机,将待下装的数据转换成红外掌机支持的dBaseIII格式的数据库文件DBF,将所述DBF文件从客户端电脑上传到服务器上并保存,或将所述DBF文件下载到客户端电脑上,并保存在红外掌机。本发明针对传统采集系统因载波通信信号差,GPRS通道不流畅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SSH框架、智能识别等相关学科理论,将红外掌机集成到采集系统中,将采集失败的电力用户信息通过HWZJ模块生成dBaseIII格式的DBF文件,经过下装、抄读、解析等流程,最终将用户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电表多应力极限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725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09851.8

    申请日:2012-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多应力极限的确定方法,包括:通过故障机理与影响分析FMEA确定智能电表的敏感应力,分别设置温度和电应力的步进强化应力测试,测试智能电表的输出特性,处理所述测试结果,确定所述智能电表的机理一致性条件。本发明是一种专门针对智能电表的机理一致性确定方法,目前市场上并没有针对智能电表专门研发与之相匹配的方法,本发明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智能电表现有的强化测试数据较少,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本发明灰色理论的方法可以在小样本贫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处理强化试验数据时的缺陷。

    一种用于检测采集终端的接拆线端子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4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52793.7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采集终端的接拆线端子及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检测针组、信号传输板、通讯检测机构、定位板、连板、第二检测针组、气缸和定位柱;所述信号传输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一检测针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的顶端;所述通讯检测机构和所述定位板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气缸和所述定位柱均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连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针组的尾部;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气缸的活塞与所述定位柱相连。本发明通过气缸的带动,第二检测针组能够进行移动,使得接拆线端子不仅能够对集中器进行检测,还能够对专变终端进行检测,实现了对集中器和专变终端的混合检测。

    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62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753295.5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技术,包括:自动检测及安装红外掌机,将待下装的数据转换成红外掌机支持的dBaseIII格式的数据库文件DBF,将所述DBF文件从客户端电脑上传到服务器上并保存,或将所述DBF文件下载到客户端电脑上,并保存在红外掌机。本发明针对传统采集系统因载波通信信号差,GPRS通道不流畅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SSH框架、智能识别等相关学科理论,将红外掌机集成到采集系统中,将采集失败的电力用户信息通过HWZJ模块生成dBaseIII格式的DBF文件,经过下装、抄读、解析等流程,最终将用户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