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088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680037526.4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被涂物顺序地涂装着色涂料组合物(X)、效应颜料分散体(Y)和透明涂料组合物(Z)以分别形成未固化的着色涂膜、未固化的效应性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并加热所述未固化的着色涂膜、所述未固化的效应性涂膜和所述未固化的透明涂膜以同时固化所述三层涂膜,由此形成多层涂膜;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Y)含有水、特定的表面调节剂(A)、片状效应颜料(B)和粘度调节剂(C);并且通过涂装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Y)至0.2μm的干膜厚度而获得的膜在550nm的波长处的透光率为10%至50%。

    多层涂膜及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382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80094280.8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提供了多层涂膜,所述多层涂膜包括效应基底涂膜和形成在所述效应基底涂膜上的着色基底涂膜,其中当X=[(C*45)2+(C*75)2]1/2并且Y2 2 1/2 2 2 1/2=[(L*15)+(C*15) ] +[(L*25)+(C*25)]时,X为80或更大并且Y为145或更大(其中C*15、C*25、C*45和C*75表示由以45度的入射角照射并且以从镜面反射光向更靠近所述入射光的一侧偏离15度、25度、45度和75度的光接收角接收的光的光谱反射率计算的色度值;以及L*15和L*25表示当以45度的入射角照射的光以从镜面反射光向更靠近所述入射光的一侧偏离15度和25度的光接收角接收时的亮度值)。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2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80062361.5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4):(1)在被涂物上涂装基底涂料(X)以形成基底涂膜的步骤,(2)在步骤(1)中形成的基底涂膜上涂装特定的效应颜料分散体(Y)以形成具有特定干膜厚度的效应涂膜的步骤,(3)在步骤(2)中形成的效应涂膜上涂装透明涂料(Z)以形成透明涂膜的步骤,以及(4)通过对步骤(1)~(3)中形成的未固化的所述基底涂膜、未固化的所述效应涂膜和未固化的所述透明涂膜进行加热来使这三种涂膜同时固化的步骤。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3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680072431.6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被涂物顺序地涂装着色涂料组合物(X)、效应颜料分散体(Y)和透明涂料组合物(Z)以分别形成未固化的着色涂膜、未固化的效应性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并对所述未固化的着色涂膜、所述未固化的效应性涂膜和所述未固化的透明涂膜进行加热以同时固化所述三层涂膜。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Y)含有水、特定的表面调节剂(A)、气相沉积铬片状颜料(B)和粘度调节剂(C);并且通过在特定条件下涂装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Y)获得的膜在550nm的波长处的透光率为0.1%至40%。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952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80070312.6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被涂物上涂装效应颜料分散体以形成含效应颜料的涂膜,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包含水、表面调节剂、片状效应颜料以及流变调节剂,并且固体含量在0.5质量%~10质量%范围;以及,在所述含效应颜料的涂膜上涂装着色透明涂料以形成在400nm~700nm波长下总透光率为20%~70%的着色透明涂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