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329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92777.6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5/0065 A61M15/0086 A61M2202/02 A61M2202/00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由口含嘴、T型接头、延长管、液杯盖、液杯以及气体连接管组成。其中T型接头由横管和竖管组成;液杯盖上集成加液口、进气口、单向阀、气雾发生器、软管及沙球。本发明可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脱机呼吸功能锻炼、脱机持续气道湿化以及普通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雾化液密封,不会因为患者体位改变而倒入患者气道引起剧烈呛咳,也不会造成药物浪费,“T”型接头可旋转也可达到相同作用;滤网过滤雾滴,以保护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沙球使软管处于液杯最低处,以保证持续产生气雾。

    一种新型半自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26052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576845.4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属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器械,包括:机箱、动力组、齿轮组和两个脚踏。其特征在于:机箱内设置有动力组和齿轮组;动力组包括:插头、电源线、蓄电池、连接线、电动机、主动轮、皮带,皮带缠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四齿轮组、第五齿轮组;脚踏固定于第一轮轴的侧板上。应用时,镇静、昏迷和肌力≤3级的患者躺在床上,患者下肢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活动;清醒且肌力≥4级的患者,靠患者自行踩踏达到下肢功能锻炼的效果,并可随患者肌力的不断恢复来增加踩踏的阻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简便易行,能够改善医疗结局,降低医疗成本。

    一种患者俯卧位通气用支撑用具

    公开(公告)号:CN210250327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20016356.8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患者俯卧位通气用支撑用具,床板的上表面铺设有减压支撑垫,减压支撑垫包括肩颈护理垫和躯干护理垫,腹腔中空层的底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输出端套装有承重套筒,承重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上表面设置有U型凝胶记忆垫;本患者俯卧位通气用支撑用具,肩颈护理垫、躯干护理垫可拆分,并进行独立清洁,清洗操作更为简便,当患者腹部脂肪层较厚重时,U型凝胶记忆垫相对下降,从而更完整的贴合人体腹部,为不同体积尺寸的患者带来舒适感,减小患者手术时的疼痛感和异样感,加强整体用具的实用性。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63512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512194.8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由口含嘴、T型接头、延长管、液杯盖、液杯以及气体连接管组成。其中T型接头由横管和竖管组成;液杯盖上集成加液口、进气口、单向阀、气雾发生器、软管及沙球。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脱机呼吸功能锻炼、脱机持续气道湿化以及普通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雾化液密封,不会因为患者体位改变而倒入患者气道引起剧烈呛咳,也不会造成药物浪费,“T”型接头可旋转也可达到相同作用;滤网过滤雾滴,以保护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沙球使软管处于液杯最低处,以保证持续产生气雾。

    一种医疗重症患者护理用引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8770486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0589160.8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重症患者护理用引流设备,包括支撑架、引流袋和引流管,所述支撑架从连接筒的内部贯穿,且连接筒上设置有环架,所述环架的周围安装有固管夹,且固管夹的内壁固定有胶垫,所述胶垫的内壁设置有圆弧护板,所述引流袋的外侧固定有气囊,且引流袋位于环架的左侧下方,所述气囊的外壁设置有通气管,所述环架的上方安装有挑架,且挑架的外壁固定有塑料扣件,所述引流管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管,且引流管从挑架的内侧穿过。该医疗重症患者护理用引流设备对引流管道进行了改进,能够对液体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可防止液体回流,保证使用卫生,同时利用对结构的相应改进,使引流设备便于使用。

    床头角度测量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6059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91321.9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一种床头角度测量器,是由角度测量器主体、角度测量器粘贴面和角度指示球组成,所述的角度测量器主体为90度的扇形,其上设有角度刻度表;角度测量器主体的一侧设有角度测量器粘贴面;角度测量器主体的圆弧段设有滚动槽;滚动槽内设有角度指示球;角度指示球与角度测量器主体的圆心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床的床头角度测量过程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手动调节,角度可根据角度指示球所对应的角度来判定,也可用于普通床床尾角度的测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测量准确、经济实用,同时可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一种俯卧位气管切开颈部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43854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20708509.6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管切开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是一个由硅胶材料构成的倒“T“型支撑垫,该软垫是由立方体区、轨道区和凹形槽构成的一个整体,所述的立方体区为一硅胶垫;所述的轨道区一侧设有滑动槽、滑动杆、固定旋钮和固定卡;凹形槽为一立体式凹形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患者颈部气切处可以完全落空,避免颈部气管切开处受压保证良好的通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软布或海绵做的支撑装置,利用人体俯卧位时的解剖体位,可牢靠的固定气切管的位置,防止气切管的移位、扭曲和打折,保证正常的机械通气;本实用新型依据人体解剖结构而设计,俯卧位时,下颌部放置于凹形槽内头部可左右移动,起到固定体位的同时可减少面部压疮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便易行。

    一种俯卧位下腹部楔形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86785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51950.1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一种俯卧位下腹部楔形支撑装置,是一个充水式楔形水垫,该水垫是由立方体区和三角区构成的一个整体,所述的立方体区两端设有凸起,中部为腹部凹槽;所述的三角区两侧设有腿部凹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充水水垫支撑的方式,不用的时候,放水折叠放置,存放占据的空间较小。本实用新型相对于软布或海绵做的支撑装置,水垫两侧设有腿槽并且中部为空心,便于固定患者体位,同时中空部能减少对病人下体的压迫。本实用新型依据人体解剖结构而设计,俯卧位时,两侧髂前上棘主要承担重量负荷,减轻对腹部组织的受压。

    一种咳痰机管路痰液聚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8560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1877650.0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一种咳痰机管路痰液聚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咳出的痰液易反流及管路切换效率低的问题;包括U形管,U形管下侧连通有通管,通管下侧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瓶体,U形管前侧左端连通有接管,接管左侧经导流管连通有罩壳,罩壳前后两侧设有一个弹性带,罩壳右侧连通有气管,U形管后侧左端设有卡板,卡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左侧经连管与外界连通,卡板内开设有开口朝下且U形的滑槽,滑槽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遮挡对应侧通孔的滑板,两个滑板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气管自由端贯穿卡板且与卡板固定连接,卡板上设有可夹闭气管的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避免了咳出的痰液反流至气道的现象,便于供氧与咳痰转换。

    一种双套囊可冲洗式气管切开套管

    公开(公告)号:CN21584105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2384641.X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一种双套囊可冲洗式气管切开套管,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环形气囊充气的问题;包括倒L形的导管,导管下侧同轴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内侧设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自由端均贯穿导管且设有一个矩形块,矩形块内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且轴向截面为T形的辅助槽,连接管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辅助槽连通,辅助槽内同轴滑动连接有轴向截面为十字形的阻挡杆,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阻挡杆之间且平行四边形的推板,推板上下两侧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阻挡杆接触,矩形块内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轴向截面为T形的导气筒,导气筒右端可伸入矩形槽内且经导气孔与矩形槽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