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4105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376063.6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柠条与杜仲间作套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柠条种植沟的开挖;⑵间作杜仲种植沟的开挖;⑶选苗:选择1年生无病虫害的柠条幼苗和1年生无病虫害的杜仲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柠条幼苗和所述杜仲幼苗;⑸田间管理措施。本发明将柠条与杜仲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柠条和杜仲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柠条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7877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99693.2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B09C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并对采摘花瓣后的金盏菊进行灰化处理,不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不产生危害。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上种植金盏菊,既可以修复土壤、美化环境又能通过提取花瓣色素获得经济效益;对于重金属铅的污染情况,金盏菊可用于土壤修复,这种修复方法费用相对较低、修复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而且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引起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61020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039999.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抗旱造林的保水保肥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公路碎石边坡复绿的喷播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喷播基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腐熟有机废弃物25-35份,客土30-50份,高岭土5-15份,细沙5-15份,黄腐酸钾0.5-0.8份,面粉粘糊胶3-4份,及植物纤维5-10份。此喷播基质可使植株在长期干旱公路碎石边坡快速形成密集的地上部分和发达的根系,有效进行边坡复绿,固结土壤,防治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本发明提供的喷播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腐熟有机废弃物、客土、高岭土、细沙、黄腐酸钾混合粉碎成颗粒,在与植物纤维混合,接着加水搅拌成粘稠状,然后与面粉粘糊胶混合。该制备方法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346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6073.X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梭梭幼苗;⑸甘草种子处理;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梭梭的垄沟之间的耕作面上撒播所述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本发明将梭梭与甘草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梭梭和甘草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梭梭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345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0375.8
申请日:2016-05-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省水省时的红枣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红枣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在干旱荒漠区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40~50cm、深40~50cm的垄沟,使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2~3m;⑵红枣选苗:选择红枣1年生无病虫害的幼苗;⑶红枣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苗木种植工具种植红枣幼苗;⑷红枣的养护管理。本发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红枣幼苗的栽植与灌水一体化,缩短了栽植时间,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省时省水。
-
公开(公告)号:CN1059937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0376.2
申请日:2016-05-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北干旱荒漠区红柳的高效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红柳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在干旱荒漠区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50~60cm、深40~50cm的垄沟,使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4~5m;⑵红柳选苗:选择红柳1年生无病虫害的幼苗;⑶红柳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苗木种植工具种植红柳幼苗;⑷红柳的养护管理。本发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红柳幼苗的栽植与灌水一体化,缩短了栽植时间,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省时省水。
-
公开(公告)号:CN105941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6063.6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柠条与杜仲间作套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柠条种植沟的开挖;⑵间作杜仲种植沟的开挖;⑶选苗:选择1年生无病虫害的柠条幼苗和1年生无病虫害的杜仲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柠条幼苗和所述杜仲幼苗;⑸田间管理措施。本发明将柠条与杜仲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柠条和杜仲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柠条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81518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60379.6
申请日:2016-05-28
Applicant: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兰州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仲在干旱荒漠区的高效低成本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杜仲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在干旱荒漠区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40~50cm、深30~40cm的垄沟,使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2~3m;⑵杜仲选苗:选择杜仲1年生无病虫害的幼苗;⑶杜仲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苗木种植工具种植杜仲幼苗;⑷杜仲的养护管理。本发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杜仲幼苗的栽植与灌水一体化,缩短了栽植时间,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省时省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03490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6066.X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柠条与金银花间作套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柠条种植沟的开挖;⑵间作金银花种植沟的开挖;⑶选苗:选择1~2年生无病虫害的柠条幼苗和1年生无病虫害的金银花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柠条幼苗和所述金银花幼苗;⑸田间管理措施。本发明将柠条与金银花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柠条和金银花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柠条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348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0380.9
申请日:2016-05-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B79/02 , A01G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白杨树苗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白杨树苗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在干旱荒漠区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40~50cm、深30~40cm的垄沟,使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0.6~0.9m;⑵白杨树苗选苗:选择白杨树苗1年生无病虫害的幼苗;⑶白杨树苗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苗木种植工具种植白杨树幼苗;⑷白杨树苗的养护管理。本发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白杨树苗的栽植与灌水一体化,缩短了栽植时间,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省时省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