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4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76930.2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IPC: E21F17/103 ,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轻质水马模块插接的密闭墙及其构筑方法,涉及矿山井下密闭技术领域。所述密闭墙包括密闭墙主体、设置于密闭墙主体两侧的格栅网以及充填于密闭墙主体与巷道两帮和顶板之间的无机材料;所述密闭墙主体包括若干个插接的水马模块,每一所述水马模块内部成型有用于盛装水体或胶体的空腔。本发明中密闭墙主体通过轻质水马模块的快速错位插接形成,在保证密闭墙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水马模块内部成型有用于盛装水体或胶体的空腔,构筑密闭墙过程中,向水马模块中灌注水体或胶体,可进一步增加密闭墙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513310.1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煤自燃粉煤灰碱金属螯合硬化阻断型浆液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5~2份粉煤灰碱金属螯合悬浮剂、0.2~0.5份碱金属螯合激发剂、20~30份粉煤灰和68~78份水。本发明属于煤矿防灭火的煤自燃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防治煤自燃粉煤灰碱金属螯合硬化阻断型浆液材料通过激发碱金属来快速高效的螯合粉煤灰中的碱金属,阻断粉煤灰的胶结硬化沉降,超长稳态悬浮粉煤灰浆液,并防止煤矿注浆管路结渣堵管,保障煤矿粉煤灰防灭火技术的持续高效实施,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原料来源丰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13310.1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煤自燃粉煤灰碱金属螯合硬化阻断型浆液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5~2份粉煤灰碱金属螯合悬浮剂、0.2~0.5份碱金属螯合激发剂、20~30份粉煤灰和68~78份水。本发明属于煤矿防灭火的煤自燃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防治煤自燃粉煤灰碱金属螯合硬化阻断型浆液材料通过激发碱金属来快速高效的螯合粉煤灰中的碱金属,阻断粉煤灰的胶结硬化沉降,超长稳态悬浮粉煤灰浆液,并防止煤矿注浆管路结渣堵管,保障煤矿粉煤灰防灭火技术的持续高效实施,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原料来源丰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7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30754.5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采空区漏风量计算方法,属于矿井漏风量计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采空区的进风侧设置一个释放点,在采空区风流下游方向设置两个接收点,分别为第一接收点、第二接收点;S2:以稳定的速率在采空区进风侧释放点持续释放液态CO2,在第一接收点、第二接收点持续监测;S3:当第一接收点、第二接收点的CO2浓度从上升到回落平稳时停止液态CO2注入。本发明采用液态CO2替代SF6非常经济,成本大大降低;利用液态CO2计算漏风量,可大面积释放,测试方法效果好;基于CO2浓度‑时间曲线的峰值降低峰型变宽特点,布置两点计算漏风量且拟合浓度曲线的数据量多,计算结果较SF6单一测点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02963.8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丢失或错拿工作服的管理系统。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发明包括服务器主机、LED显示屏、鼠标、键盘和多个专用更衣柜,每个专用更衣柜内设有上、中、下三层、两列共六个贮物格,其中专用更衣柜共有两扇前柜门和两扇后柜门,上层两个贮物格设有后侧壁,每个使用者单独使用某一专用更衣柜的左侧或右侧的贮物格,掌握前柜门的钥匙,设定并使用该前柜门上的密码锁密码,所有后柜门的后门锁锁芯相同、并由相同的共用钥匙控制并/或配有电动启闭装置。本发明将专用更衣柜及服务器主机、密码锁、机械锁等结构相结合,使用方便,便于管理,工作服不易丢失,不易错拿,广泛适用于各大煤矿。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102615.0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破碎装置的掘进机用运输机。现有掘进机机载破碎机构功率小、耗能大,不协调,为此,本带破碎装置的掘进机用运输机包括前溜槽、联接板和后溜槽、三者联接成运输通道,运输通道前后分别设有链轮,其内设有刮板链,刮板链两端分别套在链轮上,至少一个链轮配有驱动机构,运输通道前部或中部的刮板链上方还设有一个中轴,该中轴中段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截齿,中轴中段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均匀链齿,上述链齿在中轴两侧形成链轮结构,并与所述刮板链相啮合,中轴可在刮板链的带动下转动,中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运输通道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动力强劲,成本低、效率高、刮板运输和破碎作业更协调,广泛适用于煤矿掘进作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74935.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风门不平衡钳式闭锁装置。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煤矿风门不平衡钳式闭锁装置包括A风门、B风门和风门闭锁装置,闭锁装置包括钳形对圆环和两个配重导向杆,钳形对圆环包括一对钳压环,钳压环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由一块连接钢板连接,半圆环两两相对,形成两对对圆环,两配重导向杆分别设置在两对对圆环的正下方,当其中一个风门打开时,与其相连的配重导向杆上行,挤入对应的对圆环内部,将该对圆环撑开,所述两个钳压环绕铰接轴转动,另一对对圆环并拢,可以阻止另一个配重导向杆上行,阻止另一个风门打开。本发明能有效避免了两道风门同时开启造成的风流短路,广泛适用于矿井巷道中。
-
公开(公告)号:CN202360101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429937.2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35/22
Abstract: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悬臂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它包括与喷雾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喷雾固定座,喷雾固定座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雾固定座包括与固定板面接触的底面、两个平行的侧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端面,所述底面与两个平行的侧面之间的锐角夹角α为84度,所述喷嘴的出水方向与顶面的夹角β为80度。通过改变掘进机喷嘴安装方式,使喷嘴喷出的水柱呈直线并正对截割头,孔径缩小后的喷嘴能够将雾化后的水雾覆盖截割头外周的喷雾除尘,同时能够对截齿冷却降温,该技术方案使掘进机截割过程中,硬岩产生的粉尘得到彻底的遏制,大大降低了截割产生的粉尘浓度,减少了粉尘对人身的危害,确保了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冷却掘进机截齿,减少截齿因过热造成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12803211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294288.5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掘进扩切眼设备。为提供一种高效省力的煤矿掘进扩切眼设备。本煤矿掘进扩切眼设备包括掘进机、轨道式皮带输送机、二运转载机和掘进机,轨道式皮带输送机与二运转载机连接,二运转载机与掘进机用销轴连接,掘进机割煤,煤通过第一运输机、二运转载机,输送到轨道式皮带输送机,轨道式皮带输送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尾部、中间部、落煤搭接部、储带部和机头部;二运转载机行走轮直接骑行在轨道式皮带转载机的边梁上;二运转载机行走轮的横梁与机头部采用销轴铰接;并通过定位销孔和定位销将二运转载机的纵向中心线与轨道式皮带输送机的纵向中心线夹角限定为11度角,行走轮为双缘跑车轮。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类煤矿矿井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644359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20123060.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山东鑫鹏宇矿业装备有限公司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轨吊车的横移系统,包括工字轨道、承重小车、连接杆和牵引车,承重小车和牵引车均与工字轨道滑移连接,连接杆连接于两承重小车或者承重小车和牵引车之间,包括横移装置,横移装置包括齿条轨道、齿轮牵引小车、气动电葫芦和气动液压泵站,齿条轨道上端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其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齿条轨道与承重小车连接且与工字轨道呈十字架设置,齿轮牵引小车与齿条轨道齿轮连接,气动电葫芦与齿轮牵引小车连接,气动液压泵站向齿轮牵引小车提供动力。重物通过气动电葫芦吊起,齿条轨道沿工字轨道滑移,重物移动至目的地附近时,齿轮牵引小车沿齿条轨道移动,将重物移至目的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