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194857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5412.X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4 , H01L27/3211 , H01L51/5206 , H01L51/5275 , H01L2251/558
Abstract: 在包括像素的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具有发红色、绿色和蓝色(RGB)的有机EL元件和折射率控制层,每个有机EL元件的光取出侧的电极是与电荷传输层接触的银层,在该银层上配置发RGB色的有机EL元件通用的折射率控制层,并且由下式表示的有效折射率(neff)在1.4-2.3的范围内。neff=0.7×nu+0.3×nd上式中,nu表示折射率控制层3的折射率,和nd表示电荷传输层1的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229065.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1 , H01L51/0054 , H01L51/006 , H05B33/06
Abstract: 有机发光元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并且从第二电极侧发光,其中该第二电极从基板侧依次包括第一层和与该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是包含Ag的层,并且该第一层是包含Ag和Cs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33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321680.8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首藤章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24 , H01L27/3211 , H01L51/5036 , H01L2251/552
Abstract: 与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共用地设置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层,与该第一发光层接触地并且在阴极侧设置该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层,并且该第一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和将空穴传输到第二发光层的辅助掺杂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30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7210.X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4
Abstract: 有机EL元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从该基板侧以如下顺序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含有Ag并且具有5.0nm-20nm的厚度。该第一金属层含有Mg和Ag并且具有1.0nm-5.0nm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2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29065.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1 , H01L51/0054 , H01L51/006 , H05B33/06
Abstract: 有机发光元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并且从第二电极侧发光,其中该第二电极从基板侧依次包括第一层和与该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是包含Ag的层,并且该第一层是包含Ag和Cs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33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21680.8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首藤章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24 , H01L27/3211 , H01L51/5036 , H01L2251/552
Abstract: 与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共用地设置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层,与该第一发光层接触地并且在阴极侧设置该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层,并且该第一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和将空穴传输到第二发光层的辅助掺杂剂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