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09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80034612.9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管状体通过将单块金属板的一端接合至其另一端而形成,其中这些端部稳定地附着至彼此。管状体1通过将单块金属板1a的一端15a接合至其另一端11a而形成,管状体包括:凹入部分15b,其设置于所述一端15a、在凹入部分的内侧上具有接合部分15c、并且在金属板1a的平面方向上被切除;和突出部分11b,其在平面方向上突出、在与凹入部分15b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于所述另一端11a、并且被弯曲以通过钩在接合部分15c而接合。从突出部分11b的基端到远端的长度不大于位于与突出部分11b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入部分15b的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92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80035238.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成像设备(30)中的保持机构(33),包括:第一金属板(1),其具有连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通孔(10);第二金属板(2),其包括第一突出部(23)、第二突出部(21)和第三突出部(23),它们与主体部一体地沿主体部的平面方向从主体部突出,呈片状并从第一金属板的第一侧面插入通孔中。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端面(105)和第二端面(106),用于管控第二金属板在与插入方向和贯穿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管控部(101、102、103、104),管控第二金属板在贯穿厚度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斜面(107a),使第一突出部弹性变形,以使第一突出部以插入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第一突出部具有接合部(23b),所述接合部在第一突出部越过斜面并且弹性变形被释放的状态下接合第一金属板的第二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050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80034612.9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管状体通过将单块金属板的一端接合至其另一端而形成,其中这些端部稳定地附着至彼此。管状体1通过将单块金属板1a的一端15a接合至其另一端11a而形成,管状体包括:凹入部分15b,其设置于所述一端15a、在凹入部分的内侧上具有接合部分15c、并且在金属板1a的平面方向上被切除;和突出部分11b,其在平面方向上突出、在与凹入部分15b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于所述另一端11a、并且被弯曲以通过钩在接合部分15c而接合。从突出部分11b的基端到远端的长度不大于位于与突出部分11b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入部分15b的深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805288.9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体和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设备的结构体。结构体包括:第一框架,包括狭缝部;和第二框架,包括板部,其构造成进入狭缝部以确定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的位置,其中,狭缝部包括:引入部,其宽度大于板部的厚度;第一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狭缝部横向的位置;和第一锥形部,构造成连接引入部与第一定位部,和其中,板部包括:自由端部,能进入引入部;第二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狭缝部纵向的位置;第三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插入到狭缝部中的插入方向的位置;和第二锥形部,可接触第一锥形部并且构造成连接自由端部与第二定位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2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80072515.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10)包括:具有沿虚圆离散地布设的至少四个弹性部分(31至34)的结构体(5);以及布置成检测该结构体(5)的变形的检测器(8)。结构体(5)包括:具有四个弹性部分(31至34)中的至少一个弹性部分(31)的金属部件(51)、耦接到金属部件(51)的加强部件(56)以及耦接到金属部件(51)的加强部件(57)。金属部件(51)具有耦接到加强部件(56)的顶面部分(1)和耦接到加强部件(57)的底面部分(2)。金属部件(51)通过弯曲金属部件(50)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692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80035238.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成像设备(30)中的保持机构(33),包括:第一金属板(1),其具有连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通孔(10);第二金属板(2),其包括第一突出部(23)、第二突出部(21)和第三突出部(23),它们与主体部一体地沿主体部的平面方向从主体部突出,呈片状并从第一金属板的第一侧面插入通孔中。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端面(105)和第二端面(106),用于管控第二金属板在与插入方向和贯穿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管控部(101、102、103、104),管控第二金属板在贯穿厚度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斜面(107a),使第一突出部弹性变形,以使第一突出部以插入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第一突出部具有接合部(23b),所述接合部在第一突出部越过斜面并且弹性变形被释放的状态下接合第一金属板的第二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8706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08876.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结构体,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第一板状部分和具有导电性的第二板状部分。第一板状部分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朝向第二板状部分突出并且与第二板状部分接触以在第一板状部分和第二板状部分之间建立电连通性。弯曲部分的与第二板状部分相面对的表面包括平滑部分和凹凸部分,所述凹凸部分的粗糙度大于平滑部分的粗糙度。本公开还涉及电气部件箱、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结构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0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05288.9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体和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设备的结构体。结构体包括:第一框架,包括狭缝部;和第二框架,包括板部,其构造成进入狭缝部以确定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的位置,其中,狭缝部包括:引入部,其宽度大于板部的厚度;第一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狭缝部横向的位置;和第一锥形部,构造成连接引入部与第一定位部,和其中,板部包括:自由端部,能进入引入部;第二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狭缝部纵向的位置;第三定位部,构造成确定板部相对于插入到狭缝部中的插入方向的位置;和第二锥形部,可接触第一锥形部并且构造成连接自由端部与第二定位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