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29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80079990.0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能与对方侧连接器(2)在前后方向嵌合,连接器(1)具备壳体(10),在壳体(10)的上壁部(13)设置有锁臂(21),锁臂(21)在前后方向长,与上壁部(13)连结,在上壁部(13)的后部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一对保护壁(25),一对保护壁(25)从上壁部(13)向上方延伸,在锁臂(21)的后部且上侧设置有操作部(24),操作部(24)为了使锁臂(21)向下方挠曲变形而被按压,操作部(24)的右端部(24R)向比锁臂(21)的右端部(21R)靠右方突出,并且操作部(24)的左端部(24L)向比锁臂(21)的左端部(21L)靠左方突出,操作部(24)的下端部(24LW)配置于与一对保护壁(25)的上端部(25U)相同的高度位置或者比其高的位置。

    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06.8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器,能抑制解除突起的变形。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和第2壳体;配置在第1壳体内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配置在第1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短路端子,短路端子具备一对接触片,一对接触片通过弹性地接触多个第1端子中的一对第1端子使该一对第1端子短路,第2壳体具备向与第1壳体嵌合的嵌合方向突出的解除突起,解除突起具备:解除部,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正规嵌合的情况下,使一对接触片中的一个向第1方向的一侧弹性变形,从而解除一对第1端子的短路;以及伸出部,从解除部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两侧延伸,第1壳体具备从第1方向的另一侧与伸出部抵接的抵接部。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9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0586.6

    申请日:2023-10-06

    Inventor: 高木耀一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能与对方侧壳体嵌合;和嵌合检测构件(30),在壳体和对方侧壳体正规嵌合的状态下,容许嵌合检测构件(30)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壳体具备呈悬臂状延伸并形成为能挠曲变形的锁定臂(14),锁定臂具备:锁定部(15),能与对方侧壳体卡止;和一对臂部(16),配置于锁定部的两侧方,从锁定部向锁定臂的自由端侧延伸,一对臂部分别具备锁定接受部(18),嵌合检测构件具备检测臂(32),检测臂具备配置于末端部的止动部(34)和配置于止动部的两侧方的两个锁定凸部(35),通过止动部卡止于锁定部,且锁定凸部卡止于锁定接受部,从而抑制嵌合检测构件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

    杆式壳体
    4.
    发明公开
    杆式壳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54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15.7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保护检测构件及杆的杆式壳体。杆式壳体(10)具备:壳体(30);杆(40),能在初期位置与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装配于壳体;以及检测构件(50),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于壳体,在杆位于完成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构件能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杆具备一对板状部(41)、在第1方向连结一对板状部的操作部(42)、以及从操作部突出的突出部(43),检测构件具备主体部(51)和从主体部凹陷的凹部(52),在杆位于初期位置且检测构件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构件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一对板状部的内侧,突出部配置在凹部内。

    杆式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杆式连接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9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0857.8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10),能与具备对方侧检测端子(53)的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杆式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杆(40),能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0);以及检测端子(30),保持于壳体(20),通过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接触而形成检测电路,壳体(20)具备与检测端子(30)对置且能挠曲变形的挠曲片(23),杆(40)具备第1按压部(44)及第2按压部(45),第1按压部(44)及第2按压部(45)通过将挠曲片(23)朝向检测端子(30)按压,从而使检测端子(30)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分离,在杆(40)从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的过程中,第1按压部(44)比第2按压部(45)先开始按压挠曲片(23),当杆(40)到达嵌合完成位置时,则第2按压部(45)对挠曲片(23)的按压被解除,检测端子(30)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接触。

    连接器结构体
    6.
    发明公开
    连接器结构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08.7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结构体,在使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较浅地嵌合的情况下,抑制杆从初始位置朝向完成位置转动。连接器结构体具备第1连接器和与第1连接器嵌合的第2连接器,第1连接器具备壳体和能在初始位置与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的杆,壳体具备锁定接受部,杆具备锁定片,锁定片卡止于锁定接受部而将杆保持在初始位置,锁定片能弹性变形,第2连接器具备解除部,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开始嵌合时,解除部与锁定片滑接而解除锁定片和锁定接受部的卡止,当解除部和锁定片滑接时,杆受到朝向与从初始位置朝向完成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

    杆式连接器
    7.
    发明公开
    杆式连接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9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1515.8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10),能与对方侧连接器(60)嵌合,杆式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杆(40),能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装配于壳体(20);以及检测构件(50),能在待机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于壳体(20),在杆(40)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下容许检测构件(50)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壳体(20)具备第1卡止部(27)和锁定臂(23),第1卡止部(27)在杆(40)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卡止于检测构件(50)从而限制检测构件(50)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锁定臂(23)在杆(40)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下卡止于杆(40),锁定臂(23)具备第2卡止部(23D),第2卡止部(23D)通过卡止于检测构件(50),从而限制检测构件(50)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第2卡止部(23D)配置成,在杆(40)从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锁定臂(23)与杆(40)滑接并挠曲变形,从而能卡止于检测构件(50);第1卡止部(27)配置成,在杆(40)从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的过程中能卡止于检测构件(50),直到第2卡止部(23D)能卡止于检测构件(50)为止。

    连接器
    8.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914357.4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提高检测构件的操作性。本公开的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检测构件(50),相对于壳体(20)能从待机位置向前方压入到检测位置;以及盖(40),安装于壳体(20)的后端部,盖(40)具备盖锁定部(41)、设置于盖锁定部(41)的后端的垂直部(42)、以及从垂直部(42)连续的锥形部(43),待机位置上的检测构件(50)的后端配置于垂直部(42)的后方且沿着锥形部(43)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