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61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10108764.3

    申请日:2005-09-28

    Inventor: 儿嶋映二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保持锁定部分的功能的可靠性,同时使连接器小型化。锁定部分(15B)设置有加强肋板(18),该加强肋板从锁定部分(15B)面向变形空间(21B)的表面部分突出,用于容纳该加强肋板(18)的退出部分(47)形成在面对变形空间(21)的壁部分(41)的表面中面对锁定部分(15B)的位置处。由于通过形成加强肋板(18)增强了锁定部分(15B)的刚性,所以保持端子接头(30)的功能的可靠性较高。而且,在插入端子接头(30)的过程中,随着锁定部分(15)弹性变形,加强肋板(18)容纳在退出部分(47)中。这能够避免连接器因加强肋板(18)的形成而沿着锁定部分的变形方向增大。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6003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08764.3

    申请日:2005-09-28

    Inventor: 儿嶋映二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保持锁定部分的功能的可靠性,同时使连接器小型化。锁定部分15B设置有加强肋板18,该加强肋板从锁定部分15B面向变形空间21B的表面部分突出,用于容纳该加强肋板18的退出部分47形成在面对变形空间21的壁部分41的表面中面对锁定部分15B的位置处。由于通过形成加强肋板18增强了锁定部分15B的刚性,所以保持端子接头30的功能的可靠性较高。而且,在插入端子接头30的过程中,随着锁定部分15弹性变形,加强肋板18容纳在退出部分47中。这能够避免连接器因加强肋板18的形成而沿着锁定部分的变形方向增大。

    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4766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410079490.5

    申请日:2004-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2 H01R4/185 H01R13/11 H01R13/4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插入终端接头的过程中减小锁定部分的弹性形变程度。提供具有空腔的壳体,终端接头可以从后面插入空腔中,在每一个空腔中提供锁定部。当终端接头插入空腔中时,终端接头使锁定部发生暂时弹性形变。当终端接头达到适当的深度时,锁定部弹性恢复以啮合终端接头。面对锁定部的终端接头的外壁具有锁定突出部分,该锁定突出部分向外突出并与锁定部相啮合。在锁定部的表面形成凹口,插入过程中锁定突出部分与上述表面进行滑动接触。锁定突出部分的弓形面与凹口的底面是滑动接触面,该两面形成具有相互基本一致的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