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730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0980154115.3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Abstract: 即使电线和电线压接部经受了温度循环,电线与电线压接部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不会增大。与配合端子接触的端子接触部(11)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金层,在该镀金层与基材金属(20)之间设有镀镍层(21)。与绝缘电线(14)的芯线(15)压接的电线压接部(12)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锡层(23),在该镀锡层(23)与基材金属(20)之间未设有镀镍层(21)。
-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08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10172910.2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2/04 , H01R13/639 , H01R1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可接合部(16)的后表面用作可接合表面(16B),当一对连接器(10、20)到达正确连接的状态时,所述可接合表面位于面向连通部(37)的位置处,并倾斜以在接收支腿部(51)的弹性恢复力时产生用于沿与一个壳体(21)的连接方向向前推动另一壳体(11)的力。第二连接器(20)的装配部(27)形成有斜表面(46),所述斜表面倾斜以朝着装配部(27)的后侧减小装配部(27)的宽度。斜表面(46)和第一连接器(10)设置为在这样的位置处形成接触,即在该位置处,一间隙在与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方向上限定在第一连接器(10)之前。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96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80058775.1
申请日:2016-10-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高模塑部的弯曲刚性。连接器具备:筒部(19),其形成于端子零件(15)的后端部,筒部(19)以将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包围的方式压接于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第一至第三的模塑部(23A、23B、23C),其将包覆电线(11)中包含与筒部(19)之间的压接部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壳体(30),在壳体(30)形成有端子收纳室(31),端子收纳室(31)将端子零件(15)的整体和模塑部(23A、23B、23C)的前端侧区域收纳;以及第一至第三的抵接部(26A、26B、26C),其形成于模塑部(23A、23B、23C)中向壳体(30)外突出的突出部(25),第一至第三的抵接部(26A、26B、26C)通过与壳体(30)抵接而抑制模塑部(23A、23B、23C)的突出部(25)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40876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137.8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备:电线,其芯线由外皮覆盖;以及端子(20),其具有线筒(24)和绝缘筒(26),线筒(24)压接于从电线的外皮露出的芯线,绝缘筒(26)压接于电线的外皮,电线从端子(20)向后方引出,在绝缘筒(26)的压接的面上设置有凹部(26B),凹部(26B)的开口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缩窄的形状。电线越向后方拉伸,侵入到凹部(26B)内的外皮越朝向凹部(26B)的后方,从而被压缩而变硬,不易从凹部(26B)脱离,因此能提高耐冲击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6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39358.X
申请日:2011-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8 , H01R4/185 , H01R4/186 , H01R4/188 , H01R4/62 , H01R4/70 , H01R4/72 , H02G15/046
Abstract: 一种具有端子的电线(10)设置有位于电线(11)上的阴性端子(12),电线(11)通过使用绝缘覆层(14)覆盖芯线(13)的外周而形成。阴性端子(12)被设置有:线筒(17),线筒(17)具有底板(15)并且接触粘结至芯线(13),芯线(13)被放置在底板(15)上;和槽部(19),槽部(19)形成为沿着芯线(13)延伸的方向从底板(15)延伸,其中,芯线(13)一侧上的表面被弯曲,从而形成凹进形状。槽部(19)包括阻水壁(22),该阻水壁(22)通过将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被填充到槽部(19)中。从阻水壁(22)到绝缘覆层(14)的端部的区域被阻水覆层(25)覆盖;并且阻水覆层(25)的内表面被粘附至阻水壁(22)。
-
公开(公告)号:CN102273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54115.3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Abstract: 即使电线和电线压接部经受了温度循环,电线与电线压接部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不会增大。与配合端子接触的端子接触部(11)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金层,在该镀金层与基材金属(20)之间设有镀镍层(21)。与绝缘电线(14)的芯线(15)压接的电线压接部(12)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锡层(23),在该镀锡层(23)与基材金属(20)之间未设有镀镍层(21)。
-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80088048.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514 , H01R13/4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多个连接电路的线束中,能够兼得车辆中的配置空间的削减以及制造时的制造容易性的技术。层叠连接器由多个分割连接器相互合体而形成。所述分割连接器各自具备:分割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以及多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包含被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端子、以及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电线。在至少一部分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被形成为能够与被收纳于合体对方的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卡止地向外凸出的凸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9311.2
申请日:2016-10-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将筒部由模制部包围的形态的端子零件稳定地收纳于端子收纳室。连接器(A)具备:筒部(23),其形成于端子零件(15),相对于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24),其构成筒部(23),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连接;紧固片(27),其构成筒部(23),从基板部(24)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模制部(30),其将筒部(23)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壳体(35),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36),端子收纳室(36)收纳端子零件(15)整体。基板部(24)是相对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提高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08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72910.2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 H01R1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可接合部(16)的后表面用作可接合表面(16B),当一对连接器(10、20)到达正确连接的状态时,所述可接合表面位于面向连通部(37)的位置处,并倾斜以在接收支腿部(51)的弹性恢复力时产生用于沿与一个壳体(21)的连接方向向前推动另一壳体(11)的力。第二连接器(20)的装配部(27)形成有斜表面(46),所述斜表面倾斜以朝着装配部(27)的后侧减小装配部(27)的宽度。斜表面(46)和第一连接器(10)设置为在这样的位置处形成接触,即在该位置处,一间隙在与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方向上限定在第一连接器(10)之前。
-
公开(公告)号:CN193325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53419.6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53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端子接头由于振动而导致的磨损。阴性连接器F设置有处于底部价款的管的形式的外壳10,将容纳在外壳10中的弹簧构件50,和内壳30,该内壳将容纳在外壳10中,以将弹簧构件50夹在内壳30和外壳10的后壁12之间,并且适合于保持阴性端子接头80。当阳性连接器M安装在外壳10中,以锁定在其中时,该内壳30由阳性连接器M推动,以朝后壁12移动,并且由弹簧构件50浮动支承在后壁12和阳性连接器M之间,以在连接方向上移动。在振动发生之后,内壳30能够移动,同时跟随外壳10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