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27111.6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0 , C23C14/18 , C23C14/5846 , C23C24/087 , H01G9/048 , H01G9/058 , H01G9/145 , H01G11/06 , H01G11/50 , H01G11/56 , H01G11/66 , H01G11/70 , H01M4/131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747 , H01M4/808 , H01M2004/021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网状铝多孔体、分别使用了该铝多孔体的集电体和电极;以及制造这些部件的方法,在所述三维网状铝多孔体中,所述多孔体中的小室的直径在所述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所述多孔体为用于集电体的、片状的三维网状铝多孔体,其中所述多孔体中的小室的直径在所述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当所述三维网状铝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被依次分割为区域1、区域2和区域3这三个区域时,优选区域1和区域3的平均小室直径与区域2的小室直径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27111.6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0 , C23C14/18 , C23C14/5846 , C23C24/087 , H01G9/048 , H01G9/058 , H01G9/145 , H01G11/06 , H01G11/50 , H01G11/56 , H01G11/66 , H01G11/70 , H01M4/131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747 , H01M4/808 , H01M2004/021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网状铝多孔体、分别使用了该铝多孔体的集电体和电极;以及制造这些部件的方法,在所述三维网状铝多孔体中,所述多孔体中的小室的直径在所述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所述多孔体为用于集电体的、片状的三维网状铝多孔体,其中所述多孔体中的小室的直径在所述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当所述三维网状铝多孔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被依次分割为区域1、区域2和区域3这三个区域时,优选区域1和区域3的平均小室直径与区域2的小室直径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38847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810212345.8
申请日:2008-09-1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48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其包括:基板、正极层、负极层以及设置在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正极层、负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基板上。在该锂电池中,正极层通过气相沉积法形成,并且在正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该缓冲层用于抑制锂离子在正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界面附近的不均匀分布。作为缓冲层,优选使用锂离子传导性氧化物,特别是LixLa(2-x)/3TiO3(x=0.1至0.5)、Li7+xLa3Zr2O12+(x/2)(-5≤x≤3,优选-2≤x≤2)或LiNbO3。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8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6440.9
申请日:2011-05-2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662 , H01M4/808 , H01M10/0525 , H01M10/05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充电/放电效率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集电体,其中铝多孔体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低。该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集电体由铝多孔体构成,并且所述铝多孔体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为3.1质量%以下。另外,所述铝多孔体由铝合金构成,该铝合金包含选自由Cr、Mn和过渡金属元素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铝多孔体可以由以下制造方法制备:在具有连通的孔的树脂体1f的树脂1的表面上形成铝合金层2后,在树脂体(铝合金层被覆树脂体3)浸入熔融盐的状态下,对铝合金层2施加低于铝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电势,同时将树脂体加热至铝合金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以使树脂体1f(树脂1)热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1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6441.3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2 , H01G9/04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具有正极10、负极20和设置在所述电极层10和2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电容器100的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10(20)具有Al多孔体11、以及电极体12(13),该电极体12(13)保持在所述Al多孔体中从而使所述电解质极化。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1质量%。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1质量%即说明在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上几乎不形成高电阻氧化膜。因此,所述Al多孔体11能够使电极层10(20)的集电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提高电容器100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88470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12345.8
申请日:2008-09-1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48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其包括:基板、正极层、负极层以及设置在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正极层、负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基板上。在该锂电池中,正极层通过气相沉积法形成,并且在正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该缓冲层用于抑制锂离子在正极层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界面附近的不均匀分布。作为缓冲层,优选使用锂离子传导性氧化物,特别是LixLa(2-x)/3TiO3(x=0.1至0.5)、Li7+xLa3Zr2O12+(x/2)(-5≤x≤3,优选-2≤x≤2)或LiNbO3。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1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180026441.3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2 , H01G9/04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具有正极10、负极20和设置在所述电极层10和2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电容器100的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10(20)具有Al多孔体11、以及电极体12(13),该电极体12(13)保持在所述Al多孔体中从而使所述电解质极化。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1质量%。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中的氧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1质量%即说明在所述Al多孔体11的表面上几乎不形成高电阻氧化膜。因此,所述Al多孔体11能够使电极层10(20)的集电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提高电容器100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5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3118.4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H01M2300/009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能够抑制因树状突起从负极生长所致的内部短路、并且具有高充电-放电循环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通过使用该固体电解质作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固体电解质层,该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电-放电循环能力能够得以改善。所述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这两种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括含有大于或等于10摩尔%元素硫的高硫含量部分。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所述固体电解质包括含有大于或等于10摩尔%元素硫的高硫含量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31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80001681.7
申请日:2006-09-12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通过解决由在固体电解质层中形成的针孔所导致的各种问题,所述薄膜锂电池可以实现高产率。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其中正电极层(20)、负电极层(50)、设置于其间的固体电解质层(40)、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一个或两者的集电极(10)按层设置。当在平面上观看该电池中的层的层叠时,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布置以不相互重叠。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固体电解质层(40)内形成针孔时,也可以避免由所述针孔形成的电极层(20、50)之间的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043538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80000340.9
申请日:2004-04-0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0 ,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它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极好的充电/放电循环能力,其中由金属锂负极生长树枝晶造成的短路得到了控制。通过在一种衬底上层积金属锂膜和无机固体电解质膜来形成锂二次电池负极构成材料,此锂二次电池负极构成材料的特征是该无机固体电解质膜包含锂、磷、硫、和氧,由下列组成式表示:aLi·bP·cS·dO(Li:锂;P:磷;S:硫;O:氧),其中组合物中原子百分数的范围为:20%≤a≤45%;10%≤b≤20%;35%≤c≤60%;3%≤d≤13%;(a+b+c+d=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