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差动传送电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5106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6135.7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组信号线对构成的扁平状高速差动传送电缆,其无需增加电缆直径就可以进行低损耗化。高速差动传送电缆通过以2根导电体(11)为一组而作为进行差动传送的信号线对(S(Sp,Sn)),将多组该信号线对以扁平状排列,挤压并包覆绝缘树脂而形成。由多根单芯线或绞合线构成的导电体(11)以规定间隔P平行地排列为一列,并利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体(12)一体包覆,将金属箔带(13)纵向贴附并包覆在绝缘体(12)的外周,利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外皮(15)包覆金属箔带(13)的外周。在信号线对(S)之间配置地线(G)。

    高速差动传送电缆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35106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810126135.7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组信号线对构成的扁平状高速差动传送电缆,其无需增加电缆直径就可以进行低损耗化。高速差动传送电缆通过以2根导电体(11)为一组而作为进行差动传送的信号线对(S(Sp,Sn)),将多组该信号线对以扁平状排列,挤压并包覆绝缘树脂而形成。由多根单芯线或绞合线构成的导电体(11)以规定间隔P平行地排列为一列,并利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体(12)一体包覆,将金属箔带(13)纵向贴附并包覆在绝缘体(12)的外周,利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外皮(15)包覆金属箔带(13)的外周。在信号线对(S)之间配置地线(G)。

    数据传输电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7716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03803569.3

    申请日:2003-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1091 H01B11/002 H01B11/1016 H01B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缆等,其包含减小数字信号传输中电缆衰减的频率依赖性、从而抑制信号衰减的结构。所述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一对导体,每个所述导体覆有一个绝缘层并且沿着一个预定的方向延伸;和一个屏蔽带,该屏蔽带设置成包围所述导体,并且所述屏蔽带包括一个金属层。特别是,在所述屏蔽带中,所述金属层具有大于等于1μm而小于等于10μm的厚度,该厚度最好为大于等于2μm而小于等于6μm。

    数据传输电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0915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3803569.3

    申请日:2003-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1091 H01B11/002 H01B11/1016 H01B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电缆等,其包含减小数字信号传输中电缆衰减的频率依赖性、从而抑制信号衰减的结构。所述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一对导体,每个所述导体覆有一个绝缘层并且沿着一个预定的方向延伸;和一个屏蔽带,该屏蔽带设置成包围所述导体,并且所述屏蔽带包括一个金属层。特别是,在所述屏蔽带中,所述金属层具有大于等于1μm而小于等于10μm的厚度,该厚度最好为大于等于2μm而小于等于6μm。

Patent Agency Ranking